第22章 終身教育的成功啟示(5)(1 / 3)

毛澤東學習英語的重點,放在閱讀政論文章和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上。因為這些文章和著作的內容,他非常熟悉,學習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句型變化和句子的結構以及英語詞類的形式變化上。有些文章和經典著作,他學習過多遍。《矛盾論》的英譯本他就先後學習過三遍,並在封皮的內頁記下了三次閱讀的時間:1956年5月10日開始讀第一遍;1959年10月31日開始讀第二遍;1961年10月9日開始讀第三遍。他反複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記憶和加深理解。他對漢語的起源、語法、修辭都有深刻的了解,常常喜歡把英語同漢語的語法、修辭作比較,或者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他說:“我學英語是為了研究語言,用英語同漢語來比較。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學點日文。"後來由於他工作實在太忙,學習日語的願望未能實現。

毛澤東學英語,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他常常說:“要讓學習占領工作以外的時間。"這裏的學習固然是指讀書,但也包含積極休息的意思。他利用業餘時間學英語,是他的一種特殊的休息。

毛澤東經常在剛剛起床,在入睡之前,在飯前飯後,在爬山、散步中間休息時,以及遊泳之後曬太陽時學英語。毛澤東在長時間的開會、工作或會見外賓之後,也常常以學英語作為一種調節。例如,1960年5月6日至10日,他在鄭州連續會見非洲12國、拉丁美洲8國等四批外賓後,多次以學英語作為休息。同年5月27日,他在上海會見蒙哥馬利,兩人談得很融洽,休息時又讀了一會兒英語。

書讀萬卷,藏書浩繁

毛澤東的讀書習慣幾十年堅持不廢。雖然晚年身體日衰,病魔纏身,視力減退,但毛澤東讀書學習的精神絲毫不減,追求知識的欲望不見低落,總是以驚人的毅力天天讀書。不能讀小字本就讀大字本。眼睛動手術不能看書,讓人念書給他聽。床上、桌上、沙發上甚至衛生間裏都看書,舉目所至,觸手致及,書無所不在,無時不讀。83年平凡而輝煌的歲月,沒有人能統計出毛澤東究竟讀過多少書。

毛澤東一生,書讀萬卷,藏書浩繁。那麼,毛澤東究竟有多少藏書呢?毛澤東藏書目前全部放在中南海故居的菊香書屋中(即他晚年經常用來會見外賓的場所),36個兩米高的木質棕色書櫥擺滿房間四周,藏書總數共達1萬餘種、10萬餘冊,這是一個中小型圖書館的藏書規模。毛澤東的藏書來源有多種渠道,有的是自己買的,相當一部分是別人贈送的,也有一部分是戰爭年代保存下來的。毛澤東的讀書興趣很廣泛,藏書的種類繁多,哲學、政治、經濟、曆史、文學、軍事等社會科學以至一些自然科學書籍無所不讀,無所不藏。在毛澤東閱讀過的書籍中,曆史方麵的書籍是比較多的。中外各種曆史書籍,特別是中國曆代史書,毛澤東都非常愛讀,從二十四史、《資治通鑒》、曆朝紀事本末,直到各種野史、稗史、曆史演義等他都廣泛涉獵。他曆來提倡古為今用,非常重視曆史經驗。他在他的著作、講話、報告以及談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曆史典故來生動地闡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曆史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和對待今天的革命事業。

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擁有大量的古今書籍。打開他的藏書,每一冊的扉頁上都蓋有其藏書章“毛氏藏書"印章。毛澤東非常欣賞他的這方藏書印,看書時,往往喜歡先仔細欣賞一番,然後才翻閱內頁。這枚印章的鐫刻者,是上海著名篆刻家吳樸堂先生。1963年,毛澤東托人到上海找吳樸堂先生,求刻一方藏書印章。為刻此印,吳樸堂查閱了不少資料,構思良久,煞費苦心,因“毛氏"兩字筆畫較少,而“藏書"兩字的筆畫又多而繁,一疏一密,頗難布局。最後,吳老選定了鐵線篆。他對人解釋說:“毛主席身為國家領導人,所藏之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印麵就容易磨損,上下線條又必須一致。"因為鐵線篆線條細,如果刻字稍不留神,不是斷,就是裂,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毛澤東看了吳樸堂先生所篆刻的藏書印後非常滿意,遂將所有藏書都蓋上了這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