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軍的獨木舟則不受水位影響,迅速衝上對岸,搶占戰略要地,接應後續部隊登陸。隨著更多的戰士由浮橋上殺來,守衛的叛軍支撐不住,終於四散而逃,剩餘小股部隊被分割為數塊,各自為戰,作最後的頑抗。至此,叛軍引以為傲的長江天險已被攻陷。
而這一戰的勝負,其實早在金沙江水位下降的那一刹那就已決定!
一個半時辰後,沿江的各處飛騎傳報,被堵截的各條江水已然恢複流量。明將軍發出軍令,餘下部隊停止渡江,移往高地。
此刻已有近六萬大軍渡過長江,對岸火光衝天,殺聲遍野。守在南岸的叛軍匆匆抵抗一陣,終於全線崩潰,江麵上的敵艦皆已起火燃燒,再無戰力。
對岸已被朝廷大軍占領,望見明將軍發出的燈號,緊守高地,並不追擊叛軍殘部。叛軍主力匆匆趕來增援,忽聽轟隆隆的水響如雷鳴般傳來,金沙江江水驀然大漲,把江麵上數十隻燃燒的戰艦盡數衝走,靠近江邊的數千敵軍亦被卷入湍急的激浪之中……
等江流稍減後,明將軍率餘部渡江,敵軍主力棄守宜賓往南退卻,零星的戰鬥直到黎明時分方才結束。統計戰果,這一戰殺敵近萬,降卒八千,除了繳獲十餘艘大型戰艦外,敵軍五百餘艘大小艦隻盡被擊毀,更有無數叛軍喪生於江水之中,而朝廷大軍隻損失了不足兩千人。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大型戰役,以明將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大軍隨即進駐宜賓城,明將軍頒下軍令嚴禁燒殺搶掠,安撫百姓,肅清叛軍殘部。又派飛騎入京傳送捷報。當晚明將軍在城中擺下慶功宴,三軍將士擊鼓鳴鍾,縱情高歌,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晚宴上眾將齊聚,許驚弦卻出乎意料地沒有看見挑千仇的身影,暗忖她在這場戰役中居功至偉,卻並不以此炫耀,頗為符合她一貫的低調作風,倒是對她有了一絲好感。而憑天行也不知去了何處,隻是遠遠見到容笑風與一眾將領言談甚歡……
此刻許驚弦的心情極為矛盾,從國家的利益來說,朝廷大軍的勝利令他開懷,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百戰百勝的明將軍從此威名更盛,又讓他心生失落。哪怕丁先生號稱神算,恐怕也料想不到明將軍會如此輕易地渡過長江天險。叛軍在損兵折將的同時,士氣上將會遭受到最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刺明計劃還能繼續執行下去麼?自己留在這裏做臥底還有什麼意義?
他孤坐一隅,意興索然,無聊之餘忽然想到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回過偵騎營。穆鑒軻傷勢尚未痊愈,尚在北岸大營中調養,但其餘偵騎營將士都已隨軍渡江,自己何不趁此機會去看望一下從前的戰友?正要抽隙離開,忽見明將軍撇下幾位將官,大步朝他走來,低聲道:“吳言,跟我來。”許驚弦隻道另有軍務,無奈隨他而去。
明將軍走出大廳,往城牆方向行去。許驚弦跟在他身後,突然心頭一凜:宴會上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唯獨自己顯得有些落落寡歡,豈非太過明顯?身為天下第一高手,明將軍的觀察力未必在挑千仇之下,以往或許忙於軍務,無暇注意自己,如今可不能被他看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