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蒙·哈默生前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該公司在西方世界最大的工業公司中居第二十位,列美國大石油公司的第八位。這位業績卓著的實業家、經濟強人曾是“列寧的摯友”,號稱“無所不成的紅色資本家”,有著“開墾處女地”的精神,敢於“到‘月球’上去探險”的經營奇才。
獨到的先見之明使他在商海的角逐中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製藥界普遍認為,政府和軍方取消醫藥合同後,藥品市場將會出現萎縮。在他的對手大量裁員削減藥品產量的時候,哈默則采取了相反的措施,他準確地預見到戰爭結束後藥品管製將解除,公眾購藥量將會大大增加。後來的情況證實了哈默的精明,藥廠營銷額增加,工人由十幾人增加到1000多人,藥廠改名為公司。23歲的哈默不但獲得了醫學院的金質紀念章,同時也成為哥倫比亞醫學院首屈一指的百萬富翁。
1956年,西方石油公司被58歲的哈默購買了,哈默自此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可以賺大錢的行業,也正因為最能賺錢,所以競爭尤為激烈。初涉石油領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國,無疑麵臨著極大的困難。
建立石油王國,油源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1960年石油產量占美國總產量38%。的得克薩斯州,已被幾家大石油公司壟斷,哈默無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
既然已有的幾大油源哈默弄不到手,他隻有尋找新的油源了。為了尋找到新的油源,他請專家進行勘油。當1960年,他已經花費了1000萬勘探基金,但是仍毫無結果時,哈默再一次冒險地接受一位青年地質學家的建議:舊金山以東一片被行士古石油公司放棄的地區,可能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並建議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來。
這時哈默難以弄清楚,這是不是今生最後一次冒險甚至可以說是生命的賭注,但他仍然努力去做了。哈默又千方百計從各方麵籌集了一大筆資金,進行這一冒險的投資。
每向下鑽一定的深度,哈默都迫不及待地詢問結果。他抑製那種“每鑽一定深度,就少一絲希望”的想法。終於當鑽到860英尺深時,鑽出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第二大天然氣田,估計價值有2億美元之多。
哈默獲得財富的經曆啟示人們,風險和利潤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風險能帶來巨大的效益。同時鼓勵那些擁有希望又擔心失敗,沒有膽量去付諸行動的人們,趕緊抓住時機去冒一次險,因為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
險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獲得卓越的結果,就要像雄鷹一樣敢冒風險。
引領世界時裝潮流的皮爾·卡丹品牌,就是在其創始人皮爾·卡丹的冒險經營中打造出來的。而皮爾·卡丹事業上的輝煌,也是在冒險中一步一步取得的。可以說,沒有冒險,就沒有皮爾·卡丹的成功。
1950年,皮爾·卡丹用自己僅存的積蓄買下瑞奇賓斯街一家倒閉的小店,將其改造為一家時裝店,開始了艱難而輝煌的創業生涯。
20世紀50年代,巴黎僅有23家服裝企業算得上是“高級時裝”的生產商,其服務的對象在全世界也不到3000人。於是,一方麵,服裝公司受市場局限,出路越來越窄,而另一方麵,普通大眾卻對高雅美觀的服飾可望而不可求。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人似乎不知如何解決這一傳統與現實之間進退維穀的矛盾。
獨具慧眼的皮爾·卡丹敏銳地洞悉了這一趨勢,趁著戰後婦女大量工作、社會消費迅速增加的時機,他勇敢地提出了“成衣大眾化”的口號,果斷地把設計重點放在了一般消費者的身上,推出一係列風格高雅、質料價格適度的成衣。20世紀最偉大的時裝革命從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