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花圈難過(2 / 2)

第二天,他們全校師生排成長龍一樣的隊伍,走在最前麵是高中的一幫同學們,抬著一個大花圈,這個大花圈足有三四米高,加上底座底座有五六米高的,足見他們全校師生們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哀悼之情。大花圈的左邊上麵的一個長白紙條上寫著“毛主席永垂不朽”,右邊下麵的一個長白紙條上寫著“川灘渡學校全體師生沉痛悼念”。

師生們排著隊伍,跟在大花圈後麵,個個胸佩白花,擘戴黑紗,低頭哀思,從學校出來,沿著大路,向公社方向行進。

沿途村莊的人們,在路邊駐足觀看。

當師生們悼念的隊伍最前麵抬著的大花圈走到東麵鄰村時,到了大隊部和大隊門市部前的三岔路口,前麵正好就是一個洞槽子,是這個村上的水渠在遇到大路十字交叉時,從大路上空的架設過去的一條寬大的渡槽。

這個渡槽兩邊的水渠在一條高壩上修築,水渠兩邊不是村莊院落,就是農田。

這個洞槽子修建得像一個城門樓子一樣,過路的洞子兩邊用石頭和水泥砌成牆壁,牆壁上寫著立體美術大字,內容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字有半平方米大小見方,紅麵黃影,一麵牆壁上四個大字。

洞槽子上邊的渡槽上蓋了個四角飛簷的小樓閣,這個小樓的中間是個突起的尖頂,四麵陡坡形的屋頂上鋪著金黃色的琉璃瓦,四條從上到下彎曲的屋脊上扣著綠色的琉璃瓦,飛簷和屋內頂棚上雕梁畫棟,彩繪著許多花草樹木,山水鳥獸,四麵的內外木頭裝的板壁上,還有四個房柱上,都寫著毛主席語錄,房柱上寫的是毛主席詩詞中的對仗句子,用做對聯,紅底黃字。

本來洞槽子既影響了交通,大型的車輛和東西過不去,又妨礙了村上農田澆灌的大渠的維修,但還是被人們當成了村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加以保留,保護,甚至於以此做為本村上的驕傲了。

隊伍怎麼站著不走了呀,怎麼回事。

聽前麵的同學們傳過來的消息說,由於花圈做得太大了,過不了這個洞槽子了。

前麵抬著花圈的高年級同學們,正麵抬著過不去樓洞門,就側麵抬著,也過不去,放斜了,從左上角右下角斜著,也隻進去了個大花圈少一半就卡著了,還是過不會的。

實在是沒有辦法把大花圈從洞槽子下麵的樓洞裏抬過去,得另想辦法了。

前麵高年級同學們抬著的大花圈就吊頭往回來走,不遠處就是三岔路口,大花圈被抬來到三岔路口,上了向北對著這個村大隊部戲場的大門的另一條,大花圈後麵跟著的隊伍就全部返回來上了條路。

他明白了,這條路走不遠,就有一條叫“上大路”的路,與原來的那條路平行,可以繞過那個洞槽子下麵的樓洞門。

在上大路上往前走了不遠,有一條南北向的大路,向南拐,沿著這條路下來,又返回到了去公社的大路上。

悼念的隊伍來到了公社的大街上,向北拐進了公社大院的大門,就到了全公社悼念毛主席的追悼會場,公社大院西邊的公社大禮堂。

走進公社大禮堂裏,主席台上方懸掛著白布橫幅,上麵寫著“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主席台後牆正中間掛著毛主席標準像,鏡框上邊中間是黑紗紮的花和向兩邊分開繞著垂下的黑紗束。主席台正中放著一個大花圈。禮堂三麵牆下放滿了大花圈。

在低沉的哀樂聲中,師生們依次進去,站到禮堂中間,向主席像三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鍾。

他不時的低聲抽泣,偷偷的抹著眼淚。

時斷時繼的哭泣聲在禮堂裏回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