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與人交往相互尊重:高成低就,恰到好處(2)(1 / 2)

對下屬一視同仁,公平合理,是領導者處理與下屬關係的又一重要原則,也是贏得下屬信任的重中之重。你的下級發現你能公平公正地對待他,他定會心情舒暢,幹起活兒來,也必是鬥誌昂揚,一句話:肯賣命。

反之,如果發現你“偏心眼兒”,可想而知,偏向的一方,獲得好處,似無怨言。但另一方則是怨聲載道,旁觀的第三者,也會站在這一方。那麼你會眾叛親離,而你偏袒的一方,也會因此與別人“格格不入”。

如此,作為一個整體就分裂了。人們常說,整體功能大於局部功能之和。一個分裂的整體,當然“元氣大傷”。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你的“窩裏鬧”必將製你於死地。

作為一個領導,你的下屬由於你的不公而不團結,這真是你的悲哀。作為下屬們的領導,你本該在中間起個調和作用,應該起到紐帶的作用,促進他們之間的團結。為此你最好實行“等距外交”。

所謂“等距外交”,也就是上麵提到的幾點,要求你不能與一部分人或個別人過分親密,而同時過分疏遠另一方。在工作問題上,應該是一律公平,工作上一樣支持,一樣看待。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不能因人而異,“看菜下飯”。

要時刻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不為流言蜚語所左右,力戒主觀的想法付諸實踐。如果你的行為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很容易失去公平。公平本身帶有客觀色彩,而主觀與公平當是風馬牛不相及,這是很顯然的。

對朋友玩小聰明太不應該

朋友之間能力大小不同,各人的財富多少也不一樣,這是正常的,可是有的人對朋友耍小聰明,是極不尊重的一種表現,其實朋友之間有要求可以直接談,你玩小聰明,朋友能那麼傻而不感覺到、不會發現嗎?玩小聰明和《太極張三豐》裏的君寶與天寶的差別一樣,兩個人天份差不多,一個玩小聰明,一個不玩小聰明,玩小聰明的人,占得不少便宜,但是到最後總是他的棋差一著甚至十著,最後是不玩小聰明的人成了大宗師,而玩小聰明的人被很揍了一頓。

有一種最為簡單也最容易贏得別人尊敬的處事方式,那就是以誠待人;有一種看上去很聰明其實很糊塗很愚蠢的處事方式,那便是耍小聰明。

有個故事,說有一個父親,他有兩個兒子。哥哥自以為有點小聰明,總喜歡偷懶。弟弟雖不是呆傻木訥之人,卻也好不到哪裏去。這兄弟倆差別實在是太大了。一天父親突發奇想,想檢驗一下兩個兒子的智商,就拿出了兩塊鐵,一塊如同鵝卵石,另一塊坑坑窪窪,薄厚不均,有的地方十分鋒利,甚至可以砍柴,他對兩個兒子說:“這兩塊鐵,你們一人挑一個,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誰砍的多,我就把咱家裏的鵝作為獎勵。記住,磨刀不誤砍柴工。”哥哥一看,砍柴刀當然是越鋒利越好,於是拿走了那塊坑坑窪窪的鐵,雖然早就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但是既然它可以砍柴,也就索性不去磨它了,結果越用越鈍,三天下來,隻砍了一擔柴。話說哥哥拿走了鋒利的那塊鐵,弟弟立刻就把鵝卵石似的鐵拿走了,反複琢磨父親的話,終於想明白父親是讓他把鐵磨成刀,然後去砍柴,第一天一點柴也沒砍,隻是把刀子磨鋒利了,但在第二天、第三天,他每天都砍了兩擔柴,結果獲得了獎勵。

其實想想我們自己的小聰明,不也正像那塊坑坑窪窪的鐵一樣嗎,在看似鋒利的外表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本質——浮華。隻有像故事中的弟弟那樣,認真地磨練自己的才智,才能稱為大智慧,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當你的工作遇到困難時,應該不恥下問,這是處世的明智表現,也是贏得人心的明智之舉。以次求得更多的合作者。

一位成功的人如果能獲得朋友貢獻出全部能力,那是因為他在相處中懂得尊重對方,並贏得了對方的尊重,他們的意識中形成了一個極為強烈的動機——共同得到某種東西——物質上的或者精神上的。每一個人能放棄他自己的個人利益,以一種極為和諧的精神給予合作是難得的,也是必要的。

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的明確的目標是什麼,隻要你計劃通過其他人的合作努力而實現你的明確目標,那麼,你一定要在你所尋求合作的每一個人的意識中培養出一個動機,而且這個動機要強烈到足以使他們同你進行完全徹底、毫不自私的充分合作,而不能玩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