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高宗讓步(2 / 2)

秦儈有點心動,其實他心裏也明白,我們跟朝廷議和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一旦將來打了過來,也好給自己留個後路。想到這裏,他咬了咬牙道:“我這就進宮麵見皇上,你就在此等待我的答複。”

秦儈進宮見到高宗後,把我們的底線講了一下,高宗一聽還要讓出河北、山東、山西三地有點猶豫,秦儈便勸說,其實自己也得了陝西、河南、安徽三省,應該也能向百姓交待了,而且表麵上他還是向自己稱臣的。高宗最後咬牙同意了,隻要二帝不回來,他的統治還是能保持的。否則自己說不定就要交出這皇帝寶座。

秦儈一個時辰後便回來了,他這次回來還帶了一個老太監,想用這個老太監監督秦儈。兩人進屋後,那老太監先開口道:“你們的條件,皇上可以考慮,不過,不能你們說二帝在你們手上就行,你們得拿出點證據來。”

吳行朔早有準備,便從身上掏出一個宋徽宗常年在身上佩戴的一個玉佩遞給了這老太監。老太監看了看,點頭道:“這的確是徽宗身邊之物,但僅憑此物我們也不能確定二帝是不是還存活於世上呢!”

吳行朔笑了笑道:“如果物品也不能證明的話,我們要不要先放一位皇帝回來讓你們看看。”秦儈聽出他語帶諷刺,怕雙方鬧僵,便打圓場道:“這個倒也不難,我們後麵要派人和你們去見一下二帝,證明二帝確實存活在世上。”

吳行朔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下大家總算是可以坐下來商議具體的事情了。在領土上雙方再沒什麼爭議,雙方都同意以接鄰兩省的省界作為雙方的邊界。對於上貢的數額,朝廷也來了招獅子大張口,要我們每年進貢戰馬五萬匹,白銀一千萬兩。吳行朔一聽這哪能答應,要求對進貢的數量減少一些。最後商議定下,每年進貢戰馬兩萬匹,白銀五百萬兩。雖然還是很多,但吳行朔心想,等一年後誰給誰進貢還不一定呢,所以也就沒有再有異議。

最後,吳行朔提出雙發要簽訂和平協議,互不侵犯。朝廷自是不會反對,雙方商議同意協議每三年一簽。

在雙方商議好一切後,朝廷於紹興二年八月八日,頒布聖旨:封魯國公王子蕭為齊王,監管山東、河北、山西三省。對於金地屬外人事務,由金人自行決定。齊王自行組織部隊防止北方異族入侵。齊王封地內每年向朝廷進貢戰馬兩萬匹,白銀五百萬兩,沒有朝廷的命令,齊王的軍隊不得進入朝廷其他省份。進貢數量每三年一定,齊王當每三年來京朝見天子,如有違反,朝廷必討之。

此旨頒布後,朝中隻有幾人表示反對意見,其他人都沒有表態。到是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波瀾,很多舉人文人紛紛上書要求皇帝撤銷聖旨,大罵我是竊國之賊,擁兵自重,要朝廷出兵討伐。宋高宗以不忍再看百姓遭受戰火之苦,婉言拒之,還明言希望我能早日醒悟過來,明擺著將罵名推倒了我的頭上,不過俺也到樂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