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正林率先出來道:“在下認為應當和金人簽訂密約,我們保持中立。這既利於下一步的計劃,也有可能防止朝廷來個座山觀虎鬥,降低我們的風險。”
我沒有說話,又看了看吳行朔,他考慮了會後上前道:“能不用和金人交戰消耗我們的實力自然是最好的事,但在下擔心這會讓少帥的形象有很大的損害啊!”
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在現在這個時代和金人合作,在大家的心裏跟漢奸是一樣的,失民心者失天下啊!我突然感覺似乎少了一個人,忙讓人去找王成誌過來,我想在聽聽他的意見。
沒過多久,王成誌便已經趕到,我把信又交給他看了一下。他看完後,歎了口氣道:“不用說,我已經知道大家的疑慮是什麼了,但這的確是為我們此次偷襲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啊!”
我知道他還有後話,所以並沒有開口,思索了一會後,他繼續開口道:“其實如果我們真的能順利拿下金地,其實很多老百姓還是能接受的,就怕一些迂腐的文人會拿這個大作文章,很難釋懷的,怕對少帥的形象多少都會有點損害的。”
看著大家的表情,我一咬牙,下決心道:“隻要天下百姓有一半能理解就行,我才沒那麼多功夫理那些文人怎麼去玷汙。就是這些人搞得整個朝廷烏煙瘴氣,不是他們插手,軍隊的戰鬥力怎會差到如此地步。就這麼決定,正林,你回去見完顏禮鍥,告訴他我方願意釋放伍拾位以前俘虜的金人,也暗示他們我們很願意保持中立,不會主動進攻他們南下的金兵。”我在說到南下時故意加重了聲音,我將來可不願意給金人一個背信棄義的把柄。
下麵的幾人聽到後自是會心一笑。決定後,幾人又商量了一下具體細節,大家的一致意見是不要簽訂什麼密約,最好采取口頭的。商議完後,幾人正準備離開時,我突然想起個事,叫住問吳行朔道:“行朔,我們目前有多少騎兵?”
“上次在部隊重整的過程中,我們利用從劉豫和金人手中搶來的兩萬批戰馬組成了約兩萬人的戰馬,但後來個個部隊都需要戰馬,並且有部分馬已是老弱,所以精簡後,保留了約一萬五千作用的騎兵。”吳行朔答道。
我心裏想,一萬五千的騎兵多少有點少,無法發揮騎兵快速偷襲的作用。我又詢問道:“我們上次總共俘虜了多少金兵?”
“除去金軍中摻雜的漢人,應該還有五千左右。”
我心頭一喜,想到了一個可行的辦法,便向吳行朔道:“你告訴完顏禮鍥,如果完顏鐸能給我提供五千匹戰馬,我可以把所有的俘虜都歸還給他。”
下麵的人雖然都覺得是個好辦法,但都擔心這五千匹戰馬畢竟不是個小數目,對方會不會當應呢。而我卻不擔心,現在蒙古還在金人的控製下,五千匹戰馬應該不會是太大的損失。況且完顏鐸現在急需凝聚時期,畢竟這五千人中還有部分士兵是其他依附的民族的,這對他凝聚士氣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