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武之爭(1 / 2)

我苦笑道:“先不說士兵是否勇猛。僅這名將我大宋便先有楊門忠列,後有宗澤,韓世忠,企能將我大宋屢敗於外族歸咎於將士不勇?”我話剛說完,便聽到宋玉在旁邊插話道:“少帥此言差異!雖我大宋先有楊家將,後有宗老將軍,但放在這數百年的交戰時間裏,這機人便顯得鳳毛麟角了,而且我大宋士兵沒有外族士兵凶悍這也是事實!少帥以為然否?””縱是我我大宋將士不勇,這有是誰造成的呢?在太祖時期,為防止大將專權,便頻繁在各地駐軍中互調將領,搞的兵不知將,將不識兵,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而且我大宋一向重文輕武,重視對文人的選拔,卻忽視了對武將的栽培,導致文人管理軍事,我大宋將士怎能不弱?”我繼續反駁道。

“文人統軍又有何不妥?諸葛武候不還是文人嗎?難道朝廷重視文人,重視歌賦也是錯!”一聽便知是曹惜文的聲音。我毫不留情的反問道:“當今又有幾人敢自比諸葛武侯?詩詞歌賦本身並沒有錯,它可以傳播文化,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美化道德。然在當今內憂外患之時,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統帥,而並非是能寫一手好詩好詞的文人騷客。我大宋文化比之金遼不強之百倍,為何落的個今日這種局麵?唯民風不強哉!然曹兄難道不知戰國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哪國文化不比秦國發達,為何最後是秦滅六國?若我朝再不改變這種重文輕武的觀念,諸位文人也隻有效仿李後主那樣,在亡國之後靠寫詩詞來宣泄亡國之痛!”

眾人被我說的埡口無言。因為秦滅六國是不真的事實,而眼下我大宋又卻有亡國的可能。宗複怕眾人又要抬杠,忙打圓場道:“不是早說好今日隻談風月,不談政事嘛!我等還是繼續吟詩做對吧。”

大家也不願再搞個不歡而散,便響應宗複去一邊繼續談論詩詞。而我還是和餘頂天坐在一邊喝酒,時間過得到也蠻快,夜色漸深,眾人便逐個告辭!

我心想總算解脫了,正要走時卻被秦彩露叫道:“少帥今天所言極有見地,彩露受益非淺,希望他日還能有機會討論,請恕在下早上的輕視之心!”

我微愣道:“這是否算是小姐對在下的道歉呢?小姐有令,子蕭焉敢不從,天色已晚,在下就先行別過了。”

那秦大小姐竟然跺足微靛道:“我是老虎啊,怎麼剛說了幾句你就要找借口離開!”

我隻有苦笑道:“瀨蛤蟆雖然也知道天鵝肉是很難吃到的,但難免還抱有那麼一絲幻想。我非那種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怕自己經不住誘惑,甘願去做隻笨蛤蟆,哈哈!”說完後也不理他是什麼表情,便獨自離去。

次日一早天剛剛亮,我正做著春夢呢,突然聽到外麵有人敲門道:“少帥可否方便一見!”我一聽是宗複,怒氣全消,開門道:“宗兄請進!’那宗複也不進門,站在門口直接道:“一早便來打擾,還請少帥見諒!隻因收到家信,說家父病重,所以複不得不迅速離去,特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