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回……見。”中年僧人拗口的告辭。
回到琅琊府,戚長征才感到背脊發涼,後背的衣衫已經被冷汗浸濕。幸虧他應變能力強,應對也是得體,否則後果還真難預料。
客人們三三兩兩的在琅琊府內轉悠,不久之後就在家丁丫鬟的指引下,彙聚在中院的草坪。
自助餐的方式還需培養,都是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官老爺,誰也不可能主動去端食物。
吩咐家丁丫鬟伺候著,為有需要的客人端上酒水美食,他才沒工夫去伺候這些大爺們。
沒想到與眾不同的待客方式,倒是讓這些官老爺興致大增。
都是同朝為官,相互之間也是熟悉,三倆談得來的坐在一桌。花前月下,喝著小酒,聊些朝政,沒有鶯鶯燕燕環繞,卻有別具一格的悠閑氛圍。有些官老爺詩興大發,便會有更多的官老爺附庸風雅,倒也別有一番樂趣。
華軒軒倒是在一群官老爺中,混得如魚得水。
沒人知曉他的底細,平常也沒人會注意到他,但這些都無關緊要。主要的是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少爺,有一個元士護衛,還有一個元士陪侍。這在他們眼中看來,就是高貴身份的象征。一般的皇親國戚,也隻有一位元士保護,還都是愛理不理的,隻有皇子公主身側的元士,才會有保鏢的覺悟。而琅琊府這個白白胖胖的少爺,卻能讓兩位元士畢恭畢敬的對待,這就非同一般了。
更何況,他們在進門時還看見華軒軒的胸口上繡著“丹士”二字。雖然現在的他已經換了身道袍,但自身就帶著超凡脫俗的氣質,讓這些眼高於頂的官老爺,一個個都是笑容可掬,就像對待皇子般的對待他。
華軒軒既然喜歡這種場合,戚長征就給他添把火,一首前世千古流傳的詩詞“水調歌頭”,就在宴會即將結束之時,從華軒軒的口中念了出來。
雖然直到結束,也沒有等到端木高義前來,但是華軒軒的名頭,已經隨著這首詩詞流傳了出去。隻是造成的動靜之大,出乎了戚長征的預料,後續也為他增添了諸多的煩惱,應當說是美妙的煩惱。此乃後話,暫且不談。
遺憾的是今日,直到夜深人靜,也沒有等來端木高義,華軒軒拜師計劃宣告落空,三人都是無精打采,草草的洗漱完,就各自回房修煉去了。
接連幾天,都沒有等到端木高義上門,華軒軒很著急,但是戚長征經過那日的險情之後,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雖說端木高義身為青雲國首席醫師,身份顯赫,但從那日他前往皇宮就有著六七位的元士跟隨看來,行動也是受到嚴密的監控。
戚長征這幾天臨睡之前,躺在床上,就在想著接近端木高義的辦法。攀爬院牆是不可能的,就連前往皇宮近在咫尺的距離,都有著六七名元士跟隨,可想而知,他的府邸內戒備會森嚴到何種程度。貿然上門也非良策,隻會對端木高義造成困擾,還需等待合適的時機。
又過了幾日,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夜間躺在床上,戚長征腦子轉得飛快,但都沒有想到切實可行的辦法。不過,他倒是很興奮,這種接頭的感覺,就像是前世看過的內戰時期電視劇,劇裏那些地下黨接頭一樣。
前世學得一身本領,有很多間諜知識,就是從那個年代繼承下來的,也曾幻想過生活在那個暗戰的年代會如何表現。如今到了青州城,能夠體會到類似的接頭感覺,也是充滿了期待。
機會沒有出現之前,就要耐心等待,曾經數次為完成狙擊任務日夜蹲守,最長的一次,接連蹲守了七天七夜,隻為解決一名攜帶著軍事機密打算越境逃脫的叛國者。
他最不缺少的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