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說知,身嫁惡夫,終歸是怨。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終報。
東山有一個村,名叫老莊村。老莊村有一個王秀才,生的媚清目秀。十年寒窗,還是未高中。娶了個老婆,沒想到是凶悍的婆娘。婆娘大他幾歲,卻嫁了她這麼個窮秀才。原先總以為這個秀才生的模樣好,家裏人就托人把這女子嫁於了他。誰知一等二等,秀才還是未中。這不,無奈之下,婆娘把秀才罵的也不敢回家。
秀才生的模樣,可真是水嫩,街上的婆娘看到他,都想去摸一把,把秀才羞得,那是個躲啊。
“王秀才,你家婆娘又罵你了。依我說,你就別回去了,老娘這兒給你留著門呢。”街頭寡婦賣豆腐的老李又在嚷嚷著,惹得周圍的娘們兒都在笑。
老李的男人死得早,留下孤兒寡母的,也是怪可憐的。身邊沒了男人,這老李看到嫩小夥,總是說上幾句,得不到人也飽一飽口福。
王秀才看周圍的人都看著他,實在躲得急。但他又不願回家看那婆娘的臉。
終有一日,王秀才被劉家村街頭賣肉的劉大刀給看上了。他覺得,這個小夥,給他姑娘做女婿,絕對不錯。於是,就琢磨著讓人去說媒。
劉大刀在周圍也算是個小有臉麵的土財主,家裏不缺銀子。托個了媒王婆來。
王婆道:劉財主,那個王秀才是有婆娘的,還大他幾歲,你姑娘若嫁給他,豈不是吃虧了麼?
劉大刀說,王婆,我打聽過了,這個秀才雖未得中,但模樣生的好,將來準給我生個好看的外孫,那時我可高興哩。
王婆說,劉財主,那婆娘可不是好惹的。萬一她不同意?
劉財主說,那婆娘並不富,多給她幾個銀錢,肯定會同意的。
果不其然。王秀才的大老婆看到媒人拿來的一錠銀兩,見錢眼開了。立馬同意了這樁婚事。
劉大刀的閨女如煙出落得清秀,並不是嫁不出去的,誰知,她和王秀才卻是有緣分的。那是二人小時候,街上有個戲園子,十裏八鄉的常常跑去看熱鬧。那日,如煙一不小心給擠下了河。
秋風颯颯,涼骨沁脾。凍得如煙渾身發紫。誰知王秀才一個跟頭紮下去,把如煙給救了上來,就默默的離開了,卻留下了一個小荷苞。這個小荷苞,便成了二人今日得以相見的信物。如煙是到了芳齡十八,也是不想嫁人的,隻願嫁給王秀才,劉大刀沒有辦法,也不忍心女兒這個獨身一輩子。於是,這才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話說劉如煙長和眉清目秀,眼神裏透著亮光,含情雙眼,看得男人透心美。可這王秀才有福氣,又娶了如煙。不知是哪輩子燒的高香?
王秀才眼看著如煙,說,如煙,委屈你了,我一沒銀子,二沒好屋,你跟我了,讓你受委屈了。
如煙深情的說,“相公,如煙喜歡的是你的人,怎的嫌貧愛富?再說,你曾經救過我的命,說什麼我也是要嫁給你的。我的命是你給的,這輩子就跟了你了。”
王秀才又結了婚,這可高興壞了王秀才,可是,原本貧窮的他,又怎麼能養活得了兩個老婆?可剛聽如煙這麼說,心裏很感動,決定明年再去參加科舉,若是中了,他願意帶著如煙飛黃騰達。若是不種,就又要回鄉下,過著苦日子了。
這一年,王秀才是下了苦功,終究是不得法。參加科舉考試時,又是落了榜。眼看著他人中了狀元,他是眼紅的要命。可是,命裏無時,怎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