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從戴眼鏡的動作捕捉信息(1 / 1)

現在,近視的人越來越多,戴眼鏡的人也很普遍了。而人與人溝通中,戴眼鏡的動作也逐漸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從中可以發現一些重要的溝通信息。

對戴近(遠)視鏡的人的觀察表明,這些人有一係列的特殊表現行為。這些行為不同程度地表現了他們獨特的態度和心理。一般戴近(遠)視鏡的人會給人一種用功和有學問的印象,此外還可以通過眼鏡顯示出一係列的無聲信號。通過這些信號,我們可以觀察出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所持有的某種情緒及態度。

戴眼鏡的人在講話的時候,不少人都有將眼鏡反複戴上、摘下把玩兒的習慣,有人甚至還有將一隻眼鏡腿放在嘴邊或嘴裏的習慣。事實證明,這是一種下意識行為。將眼鏡腿放在嘴邊基本上是一種消除疑慮、慎重思考或拖延講話時間的一種無聲語言。那些不戴眼鏡的人還會用鋼筆、手指、香煙等類的東西取而代之。在平時做練習或考試時,特別是在遇到難題時,不難發現學生們經常會把手指或筆放在嘴邊、嘴裏,或用手指擦鼻子,或用手指抵著下巴。

同吸煙的人一樣,將眼鏡放到嘴邊可以用來拖延做出某項決定的時間。比如,在求助一位戴眼鏡的同行專家解答一個疑難問題時,如果他當時回答不出來,那麼,他很可能會摘下眼鏡,一手拿著眼鏡,一手接過你的問題,故作思考,如果他仍然給不出答案,那麼,他可能還會將一隻眼鏡放在嘴邊,或皺起眉頭,或仰起頭,好像這樣他就可以想出答案。

其實,這是一個人心裏緊張的表現,而且也是一種拖延時間的下意識動作。在討論會上,當一個人被迫做出決定時,這種現象也會發生,這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考慮時間,拖延開口時間的一種努力。但是,如果當事人將眼鏡摘下,並且將他放在眼鏡盒裏,然後用力將眼鏡盒推到一邊的話,這就暗示了他的另一種意思——將不再發言。

戴遠視鏡人的另一種行為就是“鏡口窺人”。對於這一行為人們並不陌生,這是許多老年戴眼鏡者的一種習慣動作。這種動作的目的雖然是為了避免將眼鏡戴上摘下的麻煩,但是,對於被窺者來說,常會產生一種被打量、被評價的感覺。專家認為,“鏡口窺人”容易使對方產生一種不平等的感覺,其效果有辱門風看人。因此,許多戴遠視鏡上課的老師們,應盡可能地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避免學生的誤會。

其實,摘戴眼鏡的動作有時也會在課堂上產生特殊的效果。老師在講話時將眼鏡摘下,而聽學生講時再戴上,這不僅能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而且也能使老師在講課時把握住控製權。因為,當老師摘下眼鏡時,學生一般不會搶他的話頭,而當他將眼鏡戴上的時候,學生就可以開口說話了。

有很多人認為戴墨鏡的人大都表現出“高傲”、“嚴肅”、“難以接近”。其實,這些感覺主要源於眼鏡的本身,因為墨鏡能將人的眼睛掩藏起來,使人無法觀察他的瞳孔變化,所以覺得難以接近。因此,戴墨鏡者在同他人交談時,應主動摘下墨鏡,否則有礙於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