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祥也是先甯加馳一步被救出廢墟的,送往了郫縣的醫院救治。

7天了,從地震現場被救出來已經7天了,甯加馳的病情逐漸好轉,也逐漸接受了同學、老師遇難的事實。現在,甯加馳有兩樁未了的心願——考進都江堰中學讀高中,繼續打籃球。

“他喜歡讀書,成績一直是班上的前十名。老師說,他考都江堰中學沒得問題。”看著病床上的兒子,張洪英說。地震前的一次月考,甯加馳考了500多分,不出意外的話,實現理想完全沒有問題。至於甯加馳的另一個願望,張洪英說,從小到大,甯加馳就是班上的體育委員,體育考試從來都是滿分,籃球更是他的最愛,昨天,他的一個老師來看他,他還在喊老師約幾個人一起打籃球。

至於甯加馳的手能否完全恢複,還要看進一步的治療效果。不過,一個可以戰勝對地震的恐懼實施自救、再救人的小夥子,一個對前途有著明確規劃的小夥子,一個對生命極度熱愛的小夥子,有什麼困難是他不能戰勝的呢?

19日下午4時許,在輾轉尋找了6個小時以後,記者在西區醫院找到了曾婧。小姑娘的左臉受傷,傷口一直從額頭延伸到下頜,傷口處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縫合線,看得人心驚。另外,她的胸部和腳部也多處受傷,尤其是胸部的傷比較嚴重,導致她現在都不能平躺著休息。

聽說記者曾見到甯加馳,曾婧的眼睛一下子蒙上了霧氣,不停地問著甯加馳的狀況。“我想去看他。”曾婧說,地震後,她、甯加馳、祝祥三個人,已經不僅僅是同學了,更是生死之交。不過,由於傷勢影響,甯加馳和曾婧現在都不能出院,兩人見麵的願望暫時還不能實現。慶幸的是,記者的相機裏存有甯加馳在醫院的照片,如果兩個人看著照片,打個電話,這也相當於見麵了,不是嗎?

“你好嗎?”“你怎麼樣?”不約而同,劫後餘生的第一句對話,甯加馳和曾婧都是問對方的現狀。“你遭埋了,還在唱歌。”曾婧開始在電話裏打趣,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帶羞澀的笑聲,曾婧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聽說我們班的同學被救出來22個。”曾婧在電話裏說,她希望在所有這些幸存的同學都出院以後能組織一次聚會,這將是一次經曆過生死的聚會,她希望所有活著的初三(2)班同學都不缺席,“我想,這個聚會上,我們見麵的第一件事就是哭,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