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讀書的同時,廖靖軍做的更多的是思考人生。開始思考如何看待美,如何看待人性和財富。經過理性的思考,他覺得自己不太適合科研,將來不大可能像小時候夢想的那樣去做一名科學家,他覺得自己更願意從事社會性的工作,去政界、企業或者去媒體。基於這樣的思考,他放棄了出國機會,選擇了保送研究生。
IT業剛剛興起時,廖靖軍也不太懂計算機,但是他會花很大的工夫去學,花很多心思去想。很快他就在業內擁有了響亮的名氣,幾大公關公司都約他寫稿子。通過寫稿子,他不僅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稿酬,還獲得了創業所必需的豐厚人脈。之後他在寶潔成功工作7年後,加入桂林萊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追求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成功始於思考,成於思考,會思考的大腦比千萬的資金和高貴的權勢更加重要,也更加富有生命力。美國大富豪、經營大師巴菲特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榨出我一克腦汁,再加上1000元資金作本,我就可以創造出何止千萬的價值。”可見,思考具有何等重大的價值。
北京一家建築公司為一棟新大廈安裝電線,他們要在一個地方把電線穿過一根10米長但直徑隻有5厘米的細小管道,而管道已砌到了牆裏了,並且需要左拐右拐地拐5個彎。他們感到束手無策,很明顯,用常規方法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於是,他們來到北京大學向大學教授們求助。正在做小白鼠實驗的一名大學生聽說了這件事,就突發奇想:能不能利用一下這些聰明的小白鼠呢?於是,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奇妙的穿線方法:他從實驗室裏挑選一公一母兩隻很健壯的小白鼠,然後把一根線綁在公鼠身上,並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白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並輕輕捏它,讓它發出吱吱叫聲。公白鼠聽到母白鼠的叫聲,就沿著聲音跑去尋找。它順著管子跑,身後的那根電線也被拖著跑,這樣就很容易地把電線從一端穿到了另一端。因為這一方法的思考,北大的這名大學生被建築公司破格聘請為享受高薪的工程師。
沒有牛頓的多思考3分鍾,也許萬有引力的發現還要經曆更多的時間;沒有盧梭的多思考3分鍾,就很難獲得經典著作《人類起源的不平等》的靈感;康德在世的時候,也從來就沒有停止對星空的思考和探究,最後使他的名字和星空一樣燦爛奪目。還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迪生的電燈、孔子的儒家思想,都是在比別人多思考之後而成功。成功隻不過是多思考3分鍾而生下的一個孩子而已。所以,多思考3分鍾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要成功,就一定要思考。
北大教授說,人類所有的力量都來自於思考。如果有人要問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什麼?答案是:思考力。因為:思考力是萬力之源。
思考得越多成功越快
一個人思考得越多,思考得越好,他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許多人的思考是理性的,對自己的分析是客觀的,正是這樣的思考指導了他們采取了科學的行動,使自己不斷獲得了成功。而有些人的思考則是非理性的,是沒有頭緒的胡思亂想,因而就難免在做人做事方麵常常碰壁。
北大教授告訴學生們,人生最大的哲學是生存,而生存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學會思考,是思考讓我們提高了認知能力和水平,是思考讓我們產生了改善自己的願望,是思考使我們從無知而變為有知,使我們從小學開始一步步地邁進北大校園,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思考讓人快速進步的哲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