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夫婦有意無意地在感情上相互折磨,導致一方或者雙方心灰意冷,變得死氣沉沉。對人采取過分消極否定的態度,能夠使人減少某一方麵的行動,或者根本就不在這個方麵有所行動了。小朱和小陳就是這種情況。
小朱不知道自己愛潑冷水,弄得她的丈夫小陳越發沉默起來了。他們兩口子都是30多歲,已經結婚6年了。前3年,他們非常相愛,過了一段好日子。後來,小陳越來越不滿意,想要離婚。
他們不論單獨在一起還是同朋友在一起,小朱總是搞“一言堂”。小陳抱怨說,他“根本插不上一句話”。
“每次我想說話,小朱都弄得我難以張口。”他說,“她說話總是壓人,用大嗓門把我的話蓋下去。”
小陳還說,小朱總打斷他的話,要麼就挑他毛病。弄得他根本不想說話。他要是說往南好,小朱就說非往北不可,他要說往上,她就馬上說得要往下。他們在家裏交談的一段典型的對話是這樣的:
小陳:“小張想買輛新車。我勸他買輛咱們這樣的小麵包車。”
小朱:“小麵包車?瞧他那一點收入,買一輛省油的小車要實用得多。”
小陳:“小張說,他的父母要給他4萬元,幫他買輛小麵包車。”
小朱:“不是,你搞錯丁。皮特說的是給他3萬元。”
然後小朱就會拍拍小陳。笑嘻嘻地說:“你就不能把情況搞清楚了再說?”
難怪小陳要保持沉默了。
他覺得她對他這種態度,不但傷感情,而且還讓他感到不知所措。要是他坐著不講話,她又抱怨:“你為什麼不說話?像塊死木頭,我都懷疑你在不在這裏!”
如果晚上來的客人走了,小朱睡覺之前準要說:“剛才你在我的朋友麵前為什麼像塊木頭?”但是,要是他在那種場合真講了他想到的事情,她又不讓他講,打斷他的話,說:“你搞錯了,那是……”
小朱很喜歡小陳,但是,她意識不到,幾乎小陳每說一句話之後,她都要溫和地責備他一番。不管小陳說什麼,她都會不自覺地要挑毛病,而且使他很難把一個想法說完而不受到她的幹擾。最糟糕的是,她在當著外人的場合像一個沒完沒了地訓斥小孩子的母親一樣,總是出小陳的醜。
在家裏讓自己的配偶挑挑剔剔已經很不愉快了,要是在別人麵前就更是尷尬。如果你愛並且信任你的配偶,你就會相信他或她說的也許比你說的比較對頭、比較準確。這樣,你的配偶頂撞了你的時候,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犯了傻或者說了廢話。感覺到沒有把握,想說話也就不說了,退縮了,變成了啞巴。
小陳常常自己不張嘴,讓小朱一個人講話,因為他害怕引起爭吵或者挑起她的爭論。他以保持沉默來防止小朱用吹毛求疵的批評傷害他的感情。但是,這樣做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他在成年人交談的場合不能老練地同大家一起談笑風生。這對從另一個方麵間接影響了小朱的交往。
因此,作為妻子,在和丈夫交談的時候,要平和冷靜,多反思自己的不恰當言行,少指責丈夫的不妥之處,而是應該多關注和強調丈夫的優點,這樣,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