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走自己的路(1 / 2)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我這個處於困頓,甚至不會去想如何擺脫寂寞空虛的沒有情趣的男生無關。雖然我也在爭寵的行列,但我知道自己不會有任何機會,沒有期待,也就無所謂失望了。

我隻是在困頓的生活中尋找出口,雖然我同樣不對我找到正確出路抱有多大希望,但我還是開始規規矩矩地跑去上課,不再計較是文科還是理科;規規矩矩地聽課,不再計較老師是男是女;規規矩矩地做筆記,不再計較內容是口水還是精華;規規矩矩地下課,不再因為火箭湖人隊是否有賽事而遲到早退;規規矩矩地吃飯,不再計較菜是何物,是否鹹淡宜人;規規矩矩地睡覺,很少活在遊戲中卻在現實掙紮並且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我覺得我總算是幡然醒悟了,知道生活了。倒是方小方他們仨依舊我行我素。我多次想作為一個迷途知返的前輩拉他們一把,給他們指明生路的。我義憤填膺也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我們是來學習的,是來學校接受教育的,你們應該拿起書本奔赴教室,認真聽老師講課的。應該要理解家人,理解老師,懂得自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可他們卻對我的規勸嗤之於鼻。並且告訴我:學習不等同於上學,學習未必要在學校裏學,或者說在學校裏往往不是學習。教育跟教材也是不同的概念,教育不必要非用教材,照本宣科在某種程度上與教育扯不上關係。

我感覺他們在跟我玩繞口令,拿我開刷,所以茫然望著他們。

可能他們也覺得自己說得太過含糊,我理解不了那種層次的話。就絞盡腦汁給我舉例子:學車也是一種學習,教人開車也是一種教育。學車的人隻需在駕校學會開車,而不需要在駕校開一輩子的車。你真要在駕校開一輩子的車,而你並非教練,那不是什麼光榮的事,反而會作為他們笑柄,作飯後笑談。教練不會拿一本書誦讀,更不會讓你背誦,而是給你一輛車和開車的技巧關鍵。

我聽得似懂非懂,但對於他們的這一番感受從何而來卻絲毫不懂。而我也不認為他們在幹什麼可以稱道光榮得不得了的事情。我對他們的絞盡腦汁好奇不已,所以依舊一副茫然。

倒是方小方看出來我就是根木頭,雕不出什麼花樣了。他氣急敗壞地說:“你學習為了什麼?你覺得你學到了什麼?你找到了你生活或者說人生的追求目標了?你想拿獎學金還是想當老板,想當工程師?”

我啞言,是的,我連獎學金都不抱希望,拿著這些教材,記一大堆分不清是口水還是精華的筆記,有何目的呢?

最後,我發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無可事事,也因為這個社會給予我們的壓力。金融危機的過去並沒有使就業形勢有多大的改觀,很多人,很多大學生仍然為生活拚死拚活。而我是沒有資本在大學裏放縱的。

而我也知道沒有人為方小方蔡兵秦旭他們鋪路,我不知道的是他們為什麼可以如此放縱自己,真是膽大妄為,不過最終的結果隻怕隻能撲街了。

我是個喜歡分清輕重的人,層次感是比較鮮明的。初高中學語文,劃分段落就劃得特別準,跟劊子手似的,裁脖子不過是手起刀落的事,保證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