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望著空蕩的校園,第一次覺得這個生活了一年的地方是那麼得冰冷和陌生。不同於一年前初來的興奮和新鮮,大一的班長經曆讓他成長的同時也給他帶去迷茫。他開始懷疑大學的意義,看著周圍的同學忙著兼職,忙著學習,忙著談戀愛、加入各種社團。周文也跟著進行,進行的更徹底。這一年來你幾乎可以在院係大大小小的場合看見他的身影。同學曾戲稱,有輔導員的地方準有你。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印象就是剛認識時候的樣子,我是說大部分人是這樣。在做了一年的班長工作後,周文不可避免得得到了一些人的喜愛和認可,也同樣獲得了一些人的鄙視和厭惡。有的時候你對別人的好他會忘得一幹二淨,而你對他的不好,他會牢牢記住,等待時機,千倍百倍得奉還與你。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惡。在和朋友、家人、老師溝通後,周文做好了自己的決定休學一年,以暫時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但他內心沒有說出來的原因還有很多,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將自己的內心暴露出來的人。休學手續辦得很快,臨近假期,誰也不想因為這件事耽誤了自己的行程。敲門聲打斷了周文的思緒,起身離開宿舍的床鋪,拉去門栓,周文看到了他十分不想見到的人,他的父親,一名普通的鄉鎮教師,站了一夜十幾個小時抵達他的麵前。周文有了短暫的失神,回身坐回床上。沉默吞沒了這方空間。
父親的到來並沒能改變周文的主意,反而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一直和父親對著幹,從初中便是如此。每當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他總能感覺到周圍有無數的眼睛在盯著他,深邃或犀利的目光拚了命地往他的身體裏麵鑽,恨不得將自己的每時每分每秒讀透,他受夠了這種感覺。高考結束後,盡管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但在省內還是可以上到師範類的本科院校,但周文還是將五個誌願全部填了外省。原因沒別的,隻是想離家遠一些。周文和他的父親並沒有什麼過多的交流,父親第二天下午就獨自又站著回去,大學放假了初中還沒放,這次來找周文,父親好說歹說找人替自己監考,不敢多逗留。周文沒有去送父親,他覺得父親來這一趟真的是自找沒趣,他喜歡看父親那種落魄的身影,甚至有的時候心理還有一絲竊喜。
父親走之前給了周文回去複讀的建議,作為老師,周文的父親一直對自己兒子的高考成績不滿意。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到一個好的學校,而作為老師的小孩,周文也自小就被老師們當作比較的對象。和班上成績靠前的人比,和別的老師的孩子比,和各大名校的錄取分數線去比。周文厭煩這種生活,他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他偶爾又享受那種被比較和被表揚的感覺。人總是矛盾的,不分年齡性別。既然選擇了休學,又不想回家,周文自然要找份工作來養活自己。他清楚的知道,從自己在休學決議書上簽名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明年後的同一天為止,他周文的身份從一個學生轉向一個社會人,一個隻有高中畢業證的社會人。在學校的時候,他想過無數條路可以走,但真的離開學校的時候,站在馬路路口,看著交通燈紅綠交替,看著人流車輛來了又去,他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大一一年,廣告學專業的他並沒有在自己的專業知識上有深入的學習,他唯一做到的就是沒有曠課。學校宿舍即將關門,周文身上還有500塊錢。他的第一個打算事去外麵走一走,邊打工邊旅行。但在一夜未眠的深思熟慮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比起顛沛流離的打工式旅行,他更喜歡那種專門的旅行,他想去某個工地去搬上半年的磚,下半年帶著攢著的錢去瀟灑的旅行。他內心裏一直有一個想法,一年後,我一定要風風光光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