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關口上,周正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李局長,我也有點小事需要麻煩您。我和妻子已兩地分居十多年了,一直沒有解決,本來不打算找了,聽大家都在說您的政績,心中仰慕,就來請您幫幫忙。”接著周正又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情況,李局長讓他回去靜候佳音。果然沒過幾天,一紙調令到手,周正全家團聚。
在這個事例中,周正是有求於人的,他所求的也正是這位局長的分內之事。周正先對局長進行讚美,而後提出自己的問題,使局長在興頭上輕鬆地解決了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所以說,在問題提出之前,讚美之辭是必不可少的。
張哲認識許多學術界的大師級的人物,還常常得到他們的指點。據張哲說,他們之間的相識也是讚美運用得法的結果。大師級的人物,拜訪者眾多自不必說,但有些人往往談不了幾句便無話可說,很快被“趕”了出來。
準備在學術領域有所建樹的張哲,自然也很仰慕這些大師們,但他知道拜訪這些人不容易。所以,他在拜訪這些專家之前,先將這些人的專著或特長仔細研究一番,並寫下自己的心得。見麵之後,先讚揚其專著和學術成果,並提出自己的想法。由於他談的正是大師畢生致力的領域,自然也就能激起大師的興趣,並有共同話題。
在談話中,張哲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請求大師指點。在興奮之際,大師自然不吝賜教,於是張哲既達到了結交的目的,又增長了許多見識,可謂一舉兩得。
此例中,張哲就在有求於人時,巧妙地運用了讚語。自己所稱讚的正是對方引以為自豪並最感興趣的,此時,張哲的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
當然,上述兩個例子隻代表生活中的一個方麵,如果運用恰當,讚美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能行得通。
某印刷廠的職工李良下崗了,他參加的招聘會不少,但因其文化水平有限,都未能成功。這天,他又看到一個企業招聘工人,就決心去試一下。李良從側麵了解到,這家企業的總裁最初也當過印刷工人,他是憑借手中的幾百元起家的。
於是,李良在直接麵見總裁時說:“您好!我是一名印刷廠的下崗工人。我聽說過有關您白手起家的故事,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得像您一樣好,但沒有機會,不知您能否提供機會?”這位總裁欣然聘用了李良。
在這則事例中,李良並沒有用太多的語言,隻是一句“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得像您一樣好。”其潛台詞是,您做得真是棒極了,我很羨慕您,並隨之提出了要求:“不知您能否提供機會?”這樣,很容易使總裁想到自己創業時的艱難、求職時的艱辛。於是,李良那短短的幾句話,既讓總裁需要讚美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又激發了其同情心,因此,李良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讚美對方使之心情愉悅時再提出自己的要求
一個人擁有好的心情,會使一些本來難以應對的事情變得輕而易舉。那麼,在我們有求於陌生人的時候,很有必要運用讚美使對方的心情好起來,並對我們所談的問題感興趣。
郭翔是利市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的推銷員,他們公司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油漆。為了能盡快把這種新產品打人市場,公司做了很多廣告,費用也花了不少,但收效甚微。郭翔決定以市內最大的家具公司華光公司為突破口,來打開銷路。
於是,郭翔直接來到華光家具公司,找到他們的趙總經理,說:“久仰趙總的大名,我聽說貴公司不僅規模在市內排第一,而且家具的質量也相當好,您還是本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之一,所以就特地來拜訪一下。經過這麼短的時間,您就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就,您的才幹很是了得,令在下佩服之至呀!”
趙總經理很高興,向郭翔介紹華光公司的產品及特點,並談到自己從一個販賣家具的小販走向生產家具的大公司的老總的曆程。接著,又領郭翔去參觀他的工廠。
在上漆車間裏,趙總經理拉出幾件家具,向郭翔炫耀那是他親自上的漆,郭翔順手將飲料倒了一點在家具上,又用一把螺絲刀輕輕敲打,總經理很快製止了他的行為,還沒等總經理開口,郭翔發話了:“不可否認,這些家具的造型、樣式都是一流的,但這漆的防水性不好,色澤不柔和,並且容易剝落,很影響家具的質量,不知對不對?”
總經理連連點頭稱是,並提出,聽說利市公司推出了新型油漆,但並不了解,沒有訂購。郭翔隨即從包裏掏出一個方形的透明瓶子,裏麵裝著一塊六麵都刷有不同顏色漆的木板。郭翔聲稱,這塊木板在水中已浸泡了一個多小時,但木板一點都沒有膨脹,說明這種油漆的防水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