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宗內人手再次散去,問心石所在的懸崖上,除了三根懸垂而下的繩索,就又隻剩下了方勝和張小四等人。
據沿繩而下的公人回稟,落俠山石質堅韌,根本沒辦法釘入鋼釺,而那些在崖上看著很近的樹木,實則相距甚遠。除此之外,崖下三十餘丈所在,尚有一段岩壁懸空內陷,繩索一旦過了那裏,綴繩而下的公人便如同一隻隻懸在空中的蜘蛛。
當然,如果有人膽子夠大,或許可以通過擺蕩方法接觸到內陷之處的岩壁,可就在一根用以牽拽公人的繩索險些被磨斷之後,再也沒人敢於去做這樣的嚐試。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方勝不得不麵對這個一個事實。如果謝觀星真在下麵並且還活著的話,那麼毫無疑問,他需要在那裏“野隱”很長一段時日。
也許有人會問,方勝何以越來越篤定謝觀星沒死?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張小四給予方勝的信任,讓方勝找回了一些呆在謝觀星身邊的“感覺”,而一但這種感覺出現,方勝自然又做回了“涉川第三推官!”
依著方勝判斷,謝觀星深夜下崖查屍,確有可能。這天下原就沒有幾件事,他謝觀星不敢去做!而如果謝觀星當真下了崖,那麼以謝觀星的謹慎,因大意而點燃棧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如此,棧道的燒毀一定另有原因。再者,從崖壁上的煙熏火燎痕跡看,棧道應是從上而下點燃,自己初來之時,亦有在煙塵中嗅到一股子淡淡的火油味道。
如此一來,方勝料定,謝觀星一定還沒死。凶徒燒毀棧道,無非三個理由,其一,謝觀星已死在崖底,凶徒以此種方法阻撓公人尋屍。其二,謝觀星還活著,凶徒這樣做就是想斷了其人退路。其三,凶徒根本就不知道謝觀星在不在崖下,其人行止,隻是為了燒毀棧道。
火勢既然是從頂部向下蔓延,那麼第一個理由就難以成立,因為和燒毀棧道這樣招人質疑的行止相比,隨便在崖底找個地方隱匿屍體豈非更容易一些?
至於第二第三兩個理由,無論哪個成立,都意味著謝觀星此刻就在崖底。
方勝的推斷不無道理。如果謝觀星沒有死在崖底,而是死在了棧道之上,凶徒為何不從棧道底部或中段縱火,你莫要告訴我方勝,從頂部縱火是怕火勢蔓延太快,一旦跑的慢了連自己都無法逃脫。既是有本事跟著下崖,又有本事殺了謝觀星,難道就沒本事控製一下火勢?再者,你如何知道這大火由上而下能夠燒毀多少棧道?但存一分僥幸,這樣人等如何能殺得了謝觀星?更有甚者,這棧道上朽木枯葉眾多,引火何需火油,既然用了火油,想必是早早打定了要從上而下燒毀棧道的主意。
不能不說,方勝確實是一名優秀的推官,但是他還是漏過了一個自己已經發現的信息。
“這世上有幾個人可以未卜先知?又有什麼人會隨身帶著火油?”
無論怎樣,這轟轟烈烈的一場搜救暫時落下帷幕,至於那些維修棧道的仆役,他們忙了一宿,臨了也不過是在崖壁上更換了三根橫木。
沮喪的情緒困擾著方勝張小四等人,然而就在張小四想與方勝繼續商量對策時,更糟糕的事情卻接踵而至。
宗內有執法堂弟子匆匆忙忙跑來稟報。
“見過兩位大人,今日辰時,離幻門再生命案,趙長老讓弟子前來,還請兩位大人節哀順便,暫時放下手中事物,能否先往命案現場看看?”
方勝與張小四對望一眼,幾乎是同時罵出一句髒話。可謝觀星是生是死終歸懸在半空,而這命案一事,確是落在了實處。即便方勝張小四二人心中不痛快,卻也不能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