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是“影子”,那個被劉半山變成太監的“影子”。
當劉半山的手指捏碎影子喉頭時,“影子”得意的笑了,因為他在臨死前,看到了劉半山臉上的震驚!
涉川國主身邊的“影子”會隻有這點本事,並且會傻到引頸就死。這放到誰都不會相信。劉半山就更不會相信。所以,在逃走前,劉半山抱著最後一絲僥幸心理,剝下了影子的麵皮,他想要看看,是不是這世間何時又多了一種高深的易容手法。而這個被自己輕易殺掉的家夥,會不會根本就不是那個真正的“影子”。
可是無論怎麼看,這張麵皮和內裏的肌肉,都符合“正常”的標準,那死去的,就是“影子”本人。
劉半山不能不對“影子”生出佩服之心,他終於想明白,打從一開始,這“影子”就在有條不紊的實施著自己的計劃,而這個計劃,他劉半山明明看在了眼裏,卻還是無奈的陷了進去。最可笑的是,即便如此,一直到今日午時之前,自己絲毫也不曾覺得這影子有半分的勝算,直到必須要逃走的那一刻,劉半山這才發覺,自己錯了!他沒有能夠想到,這影子會如此瘋狂,其人所有的用意,隻是為了這最後的一擊,他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換回致勝的棋局。
就在半年之前,劉半山從“影子”手中看到了一些記錄著某人近期言行的文檔,初始,這文檔一日一次,雖寫得較為粗略,卻從不間斷。可漸漸的,那文檔的出現,變成了兩日一次,其內容卻愈發詳細。劉半山自然知道這影子想做什麼,可他全然沒將此事看在眼裏。這等手段,他劉半山又不是沒有用過,能有何用?
劉半山認為,以自己的閱曆,看與不看都不會有太大不同?所以他選擇了去看,可事情的結果往往出人預料,劉半山可能忽略了一件事,亦或他一直都沒能意識到。謝觀星在他心中的位置,已經不再隻是一個出色的弟子,而是漸漸替代了他那個死去的兒子。
所以,無論劉半山如何小心,這定期觀看文檔,還是成為其人牢獄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尤其到了前段時日,對於馮府一案的記錄,更是讓劉半山看得津津有味。並且,劉半山還從這文檔中看出了一些問題。
若依著記錄上所寫,那馮成最後的死,就和謝觀星脫不了關係,可如果此事被捅開,那謝觀星早就該入住刑訊司的監房,可事實卻並非如此,謝觀星非但什麼事都沒有,反倒是在五柳巷開始學習廚藝。這反常的文檔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文檔中所寫的部分隱秘,知道的人並不多,即便是皇城內的那個人,隻怕也不知道這其中的詳情。
這“影子”到底想做什麼?要暗中下手殺掉謝觀星,以此來報複自己嗎?當劉半山想到這裏,不由的一陣狂笑,也許是出於一種“驕傲”,劉半山對著進入監房的“影子”表達了自己的意願。
“若是殺了我這個徒弟,記著把腦袋提來讓我看看,一個人呆在這裏多少有些無聊,有顆熟人的腦袋作陪,未嚐不是一件雅事!”
那“影子”對劉半山所言不置可否,依舊笑語如常,隻說些鹹淡的話兒加以取笑,半點也看不出有想要伺機報複的想法。不過當劉半山開始詢問影子,平日裏是站著還是蹲著方便時,那些文檔被拿過來的時間間隔,又拖長了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