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左右逢源是有秘訣的。你要樂於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同時,你也不要樹敵,要懂得化敵為友的藝術。當然,與朋友交往也不要太近,太近容易互相傷害。對於那些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因為未必可靠。要有好人緣,就要在平時注意維護關係,同時也不要耍聰明,最聰明的人往往敵不過最笨拙的人,至少在獲得好人緣這一方麵。要懂得糊塗大度,以此來推行仁義。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老狐狸認為,一個人要樹立一個基本觀念: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幫助別人絕對不是吃虧,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懂得了什麼是胸懷,同時也容易結交難得的緣分。雖然幫助別人不一定像張良給老人揀鞋一樣得到一本兵書,但是幫助別人確實得到了很多平常得不到的東西。
人是在幫助和互相幫助中不斷成長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一個人即使有很多缺點,也一定有一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不斷的成長。當然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而不應該超出自己的範圍。
一頭驢馱著很重的包袱,實在是走不動了,它央求它的同伴———一匹馬,幫它分擔一點兒。但是馬沒有同意。不久這頭驢就累死了。主人看到驢累死了,於是把所有的貨物都放到了馬身上,這個時候馬才後悔不迭起來。
現代社會提倡團隊合作精神,缺少團隊合作精神的人很難在一個組織中立足。現在分工如此精細,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然需要很多人的協作。每一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就是一件事情上麵的一個環節,隻要其中的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事情都不能辦成功。人必須有一種協作精神。即使自己幫助的人以後未必會幫助自己,但是自己至少學會了一種品德,這種品德就是賦予別人幫助。以後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麵臨如何的處境,賦予別人幫助的人永遠都不會被孤立。你幫助了別人,有一天別人也會幫助你。即使別人不幫助你,你也可以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在一場十分激烈的戰鬥中,敵軍飛機過來轟炸,將軍沒有立即趴在戰壕中,因為他看到前麵有個小戰士正茫然不知所措。將軍立即撲了過去,把他按倒在地。這個時候巨大的爆炸聲在他們身後響起,泥土紛紛落了下來。將軍拍了拍泥土,回頭看爆炸的地方,發現正好是他剛才藏身的彈坑。
很多時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無意地收獲了很多,不僅僅是別人的回報,而且還包括自己境界的提升。幫助別人是能讓一個人崇高的,能讓一個人體驗更加深刻的。那些自私的人永遠都體驗不到幫助別人原來是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最忌諱用有優越感的施舍。因為這違背了幫助的本意。幫助別人應該出於真心,既不是為了將來得到好處,也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要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不要把幫助別人作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手段。古時候有一個富人,有一天他家門口來了一個乞丐。富人看到乞丐麵黃肌瘦,於是對乞丐叫了一聲:“喂,過來吃飯吧!”乞丐聽了,扭頭就走了。
幫助別人還體現在寬容別人上,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去寬容。
古時候有個老和尚,他有一個十分得意的弟子。這個弟子是被別人扔到廟門口被他揀回來的。這個弟子十分聰明,老和尚想把自己畢生所學都傳給這個弟子。然而有一天,從來沒有見過外麵世界的弟子去了一趟鎮上就再也沒有回來。老和尚到處去找這個弟子,三個月後,老和尚在一家酒坊找到了他。老和尚勸弟子跟他一起回去,弟子不但不聽,反而說老和尚以前欺騙了他,原來外麵這麼好。
無奈之中,老和尚自己回到了寺廟。後來有一天,弟子喝醉了酒,走在大街上,突然一抬頭,發現了天上一輪十分皎潔的明月,就像當年他在寺廟裏看到的一樣。他突然特別想師傅,想回頭,於是快馬加鞭地往寺廟裏趕。
他跪在師傅麵前,請求師傅的原諒。但這個時候師傅再也不願意原諒他了。他曾經是師傅最得意的弟子,因此也最讓師傅寒心。弟子一再懇求,但是師傅始終不肯原諒。師傅指著一張桌子說:“要想讓我原諒你,除非這個木桌也能開花。”弟子在寺廟門口跪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晚上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騎馬走了,重新去過他的那種醉生夢死的生活。老和尚也是一夜沒有合眼。第三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看到弟子已經不在了,老和尚的眼淚流了下來。他回頭去看木桌的時候,突然發現木桌已經開滿了花,姹紫嫣紅,特別好看。老和尚這個時候才醒悟,任何人隻要想回頭,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於是老和尚讓其他的弟子去將那個弟子召喚回來,但是他始終也沒有回來。等到老和尚臨終的時候,歎了一口氣說,人生其實什麼時候都可以回頭,隻要是真心誠意,我們就應該接受。
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如果別人犯了錯,自己是不是應該生氣呢?退一步想,何必拿別人犯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進一步想,人生在世,孰能無過?如果做人有這樣的胸懷,那麼以後何愁沒有胸懷去做大事。當自己犯錯的時候,自然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寬容,而那些不能寬容別人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寬容。
老狐狸認為,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不要樹敵,化敵為友
老狐狸認為,人不要樹敵,要學會化敵為友。
像獲取名利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搶在別人前麵去爭取,而積德修身千萬不要落在別人後麵,不要超越自己謹守的本分去享受東西,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自己遵守的標準。
人們要做到內聖外王,與世無爭,這就要求人們不要樹敵。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一個組織中生活。在組織中不要樹敵,最好是一個敵人也不要樹立。朋友不怕多,敵人一個都怕。如果把朋友比喻成為你建橋,那麼敵人就是給你拆橋。建橋的人需要很多個,而拆橋的人隻需要少數幾人就夠了。
在組織中,有以下幾種敵人是容易樹立的:
第一種是走不同領導路線的人。你跟從你的領導,他跟從他的領導,而你的領導和他的領導在爭奪權力,這樣的敵人是最容易樹立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時候,為人處事不要太張揚,不要說一些譏諷的話,也不要將對方權力鬥爭的手段公開化。要和這種人保持比較好的表麵關係,同時還需要通過一些小事情來放鬆這種人的警惕。這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勾踐有辦法讓吳王闔廬忘記他是殺父仇人,這都能夠做到,要放鬆一個人的警惕更不需要太大的工夫,隻要用心就一定能辦到。
第二種是你經常開玩笑的對象。玩笑從本職上來講就是一種奚落,一種嘩眾取寵。偶爾的一個玩笑可以調動大家的情緒,無傷大雅。但是如果你經常開某個人的玩笑,他會認為你看不起他,他會主動和你保持距離。開玩笑就像喝酒一樣,喝少量的酒容易提高精神,但是大量的酒喝下去是會醉的。
第三種是你對他太好的人。對一個人太好,人家會很自然地懷疑你有別的企圖。即使你沒有任何企圖,別人也會因為你的感情投資過度而受不了,主動和你保持距離。千萬不要讓別人覺得欠你太多,這樣會讓你們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上,他會心理不平衡的,進而有可能走極端。
化敵為友的辦法很多,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保持低調,不要張揚,很多人就是因為過分張揚而壞事,而得罪人。如果能夠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要那麼張揚幹什麼。不要亂說話,不要將自己想到的東西都表達出來,你認為自己真誠,但是你有必要在有利益衝突的人麵前表現真誠嗎?
化敵為友的一個基本做法就是讓敵人參與到你的共同行動中來。隻要參與進來,他們就會慢慢地對你有了好感,而不會對你做些什麼不應該的事情。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天子要到泰山封禪,但宰相張說擔心突厥乘機侵犯邊境,於是主張加派軍隊守備邊防,他和兵部郎中裴光庭一同商量這件事。裴光庭說:“天子泰山封禪是向天下表明文治武功和唐朝的鼎盛。現在將要宣告的時候卻擔心突厥入侵,這就顯示不出大唐的強盛和功德了。”張說問道:“那該怎麼辦?”裴光庭答道:“朝廷四方的夷國中,突厥是個大國,他們屢次要求與朝廷和親,但是朝廷一直猶豫不決沒有答應。現在應該派遣一個使者,到突厥去要求派一個大臣隨從天子泰山封禪,他們必然會欣然從命。隻要突厥派大臣來,其他國家沒有不來的。這樣,邊境上就可以沒有戰事了。”張說對此十分讚同,立即向天子奏明,按照裴光庭的建議執行,派遣使者知會突厥。突厥果然派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入朝進貢,接著隨從天子去泰山封禪。
化敵為友最高明的做法就是向敵人求助。這種辦法出於兩個事實:一個是很多人喜歡好為人師,向他們請教實際上是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二是向敵人示弱,表明自己確實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向他求助。即使敵人不提供任何幫助,他的虛榮心也會得到滿足。有個人十分聰明,也很有辦事能力。但是他總是喜歡找同事來共同參與他所進行的事情,而且喜歡向他們尋求幫助。所有的同事都喜歡他,也十分樂於幫助他。似乎在他那裏自己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發揮。
狐狸的孩子問父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誰?狐狸回答說是獵狗。狐狸兒子說:“如果遇到這種敵人該怎麼辦?”狐狸回答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遇到它們。”在職場中,最好的辦法是不要樹立敵人。有一個公司老總招聘司機,有三個人進入了決賽。他問第一個司機,你能把車開到離懸崖多少米,這個司機回答說20米。他問第二個司機,你能把車開到離懸崖多少米,這個司機回答說5米。他問第三個司機,你能把車開到離懸崖多少米,這個司機說他從來不會把車開到懸崖去。結果第三個司機被錄用了。在職場中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樹立敵人,樹立一個敵人會讓你很多事情都束縛手腳,而且會遇到很多阻力。因為你的敵人即使是一個人,但是他背後還站著一幫人,他影響著這幫人對你的看法。
在職場中,如果一個人太優秀了,必然會樹立很多敵人。如果不想樹立過多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自己的職位上不要過分優秀。如果優秀的話必然要搞好領導關係,要獲得職位上的晉升。當你升到一定的職位,你的敵人自然不會公開給你臉色看,你做事情的阻力會小得多。
在組織中,經常會看到,如果一個領導升遷,他會帶動一幫他的人共同升遷。這看起來有違公平原則,而且有些不道德。但是你反過來考慮一下,領導之所以要帶動這些人升遷,是為了讓自己的決策更好地執行,因為隻有這些人才會盡心盡力地為他工作。同時他也最了解這些人,這些人的經曆他比較清楚,也容易控製。
老狐狸認為,化敵為友有時候並不需要花太多心思,而隻需要你把細節做好就行了。你可以完全把敵人當作朋友來交往,你如何對待你的朋友,你就如何對待你的敵人,這也會得到敵人的認同。
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
老狐狸認為,要學會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這是生存之道。
人要學會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時刻注意自己的生存之本。孔子的弟子子路武功不錯,他在和人決鬥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帽上的繩子弄斷了。子路想到老師曾告訴他帽子不能歪戴,於是放下武器,把帽子扶正,結果瞬間敵人圍了上來,一刀把他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