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棒裝上船了。”
葉仁通過無線電向戈聖潔報告道。
此時的特種部隊已經全部潛伏在了朝鮮北部的海岸邊上,葉仁和梁露的狙擊小組根據之前安裝在朝鮮人民軍用來運輸燃料棒的裝甲車上的定位儀發出來的信號自行選擇路線抵近偵察去了。
裝甲車從寧邊出發之後就一刻不停地往前開,一刻也沒有停留,一直向著海邊進發,沿途隻在加油和補給的時候在沿途的兵站停留。
特種兵們沒有機動載具可以使用,隻能是在地圖上看著裝甲車的位置然後在山裏麵抄近路強行軍。朝鮮裝甲車如果沒日沒夜的開肯定特種兵們是追不上了,所以特種兵們最後還是呼叫了美軍的空中支援。
被特種兵們召喚而來的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打擊了沿途的一些兵站,摧毀了部分的道路,而且是故意在很多位置都發動了轟炸,而不是僅僅局限在這條路上,製造出了一種美軍對朝鮮軍隊後勤補給線路的打擊的假象。
由於白天麵臨遭到轟炸的危險,加上開進路線上多處因美軍的空襲而中斷,所以運送燃料棒的車隊不得不慢了下來,停在沿途的兵站等待道路修通之後又繼續前往下一個兵站,並且隻能選擇在夜間開進。
這才讓特種兵們能夠跟上裝甲車的進度,幾乎同時抵達了位於朝鮮半島北部東海岸的一個小的隱蔽港口。
海豹突擊隊已經帶著小型水下機動載具通過水下接近這片海岸,特種兵們則在預定的地點等待海豹突擊隊登陸。
這些海豹突擊隊是來接特種兵們離開朝鮮的。
葉仁和梁露則已經潛伏在港口外的一個製高點上,利用加裝了夜視鏡頭的偵查照相機拍攝港口的情況,監視燃料棒的動向。
特種兵們此時已經和海豹突擊隊會合,在岸邊等著葉仁和梁露返回。
葉仁和梁露看到裝甲車直接開到了碼頭邊上,穿著防護服的士兵將裝著燃料棒的容器抬下來,裝上了停靠在碼頭上的一艘駁船。
駁船應該是使用的柴油機,開起來“嘟嘟嘟嘟”的,像是拖拉機一樣。
駁船開到了一艘不算特別大的集裝箱船旁邊,然後葉仁和梁露就看著船上的吊車將裝著燃料棒的容器裝上了船。
“看清楚是哪條船了嗎?”葉仁對梁露說道。
“沒有,看起來貨船很舊,舷號也看不到,沒有資料可以參考判斷。”梁露對葉仁說道。
“有的是辦法盯住它,等確認燃料棒運上了船、離開港口我們就可以撤退了。”葉仁說道。
“明白!”
……
在伊蘭組織提供給艾爾索普·安和J博士的實驗室裏,穿著防護服的實驗人員正在來回走動。
但是這個實驗室現在的人員數量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多了。
“我們現在的補給越來越少,他們抽走了我們的人手。”艾爾索普·安對J博士說道。
兩個人現在正站在實驗室的二樓的走廊上,看著樓下的各個分隔開的實驗艙,臉上的表情都有一些惆悵。現在實驗室裏的實驗艙有不少都因為沒有實驗人員而已經停止了運轉。
“看來他們已經對我們失去了信任。”J博士說道。
事實上,伊蘭組織確實已經對J博士的病毒失去了耐心。J博士的病毒作為生物武器有著先天性的缺陷。如果單純從病毒最初的設計目標出發,那麼顯然這種具備高度傳播能力的病毒將會成為一種噩夢。在J博士的構想裏,這種病毒首先具備在空氣中傳播的能力,在幹燥空氣中依然能夠借助浮沉繼續存活,並且漂浮在空氣當中,隻要進入這片區域沒有防護的人員都會因為吸入病毒而導致感染。感染之後,這種病毒並不會立刻爆發,而是會首先在短暫的潛伏期之後之後首先產生類似肺炎的症狀,當患者被送往醫院之後會繼續擴大傳染範圍,直接感染醫護人員。而當前的藥物對這種病毒無法有效殺滅,在肺炎症狀發展兩到三天後會迅速轉入類似於“埃博拉”病毒發作後的情況。
J博士為了研製這種病毒,將“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進行結合並且對基因進行改造。這中間的問題在於對於基因的改造需要大量的對照試驗才能找出關鍵的基因所在,隻有真正對這組基因進行了改良才有可能解決病毒在對抗藥物方麵的問題。
首先是要對兩種病毒的基因進行組合確保這種新的病毒能夠獲得兩種病毒的能力,而這種組合的數量與病毒基因中的染色體對數有直接關係。如果將染色體對數看成密碼位數,兩種病毒的染色體分別看做是數字和字母,那麼這個問題就相對比較好解釋了。如果是單純由0-9十個阿拉伯數字組成一個三位數的密碼,在允許數字反複出現的情況,一共就能夠有1000種組合方式,所以可以想象的這個對照試驗的複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