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艦導彈命中了敵艦艦舯位置的水線附近,巨大的爆炸將敵艦攔腰折斷,並且將前後兩段都拋上了天。
“它完了。”
被擊沉的是印度海軍視為光宗耀祖、具備“國際先進水平”新一代自行設計建造的“德裏”級導彈驅逐艦。但是按照印度一貫的武器設計製造風格,這艘艦服役的時候就已經落後了,隻能是充作所謂最新一代的門麵工程而已。
根據各國的情報機構的偵查分析,這艘艦的實際作戰能力根本達不到印度軍方近年來從國外采購的先進驅護艦的水平,加上使用的武器全部為印度國產武器,可能作戰效能還要再打個折。
不過印度海軍可不這麼認為,一直將這條艦視若瑰寶,畢竟從裏到外的“印度製造”怎麼說也是象征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標誌。
隻要有外賓到訪印度海軍,這條驅逐艦都是印度海軍接待參觀的不二之選。
隻是這種莫名的自信的結果就是這艘艦為了為自己證明,脫離編隊單獨上來準備攻擊中國航母。
但是其拙劣的隱身能力過早地暴露了它的存在,而此時其搭載的反艦導彈尚未進入射程。
反而是它自己已經進入了中國反艦導彈的射程,隻是由於未能確認目標國籍,中國的驅逐艦未開火罷了。
解放軍的戰機飛臨上空的時候這艘驅逐艦搭載的防空武器性能也直接導致了它的覆滅——缺乏精度和速度、抗幹擾能力不足的艦空導彈讓解放軍艦載攻擊機輕而易舉的突破,反應速度慢、射速不足的近防武器甚至還存在防禦死角,讓艦載戰鬥機都能見縫插針地實施攻擊。
而這艘軍艦內部使用的內飾材料恐怕也為了撐門麵搞得極盡奢華,防火性能自然也要做出一些妥協。於是現代的這種“薄皮”軍艦硬防護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無法遏製的大火加速了軍艦戰鬥力的喪失。
於是這艘軍艦在十分鍾之內就被殘暴的一分為三,迅速沉沒。
恐怕軍艦上的損害管製都還沒有開始作業。
“發現更多軍艦正在靠近。”
空中預警機發出了警報。
“拉響戰鬥警報,所有雷達開機,各艦按戰鬥隊形展開,快速隊脫離編隊。”
設在緊隨航母後方的一艘驅逐艦上的編隊司令部迅速下達了作戰命令。
艦隊拉響了戰鬥警報,廣播裏開始播放:“戰鬥警報!戰鬥警報!全員進入戰位!全員進入戰位!”
一時間,所有的軍艦上未值班的艦員紛紛穿好防彈衣、遇水自充氣救生衣,戴上防火麵罩和防彈盔,然後挎上防毒麵具包就奔向各自的戰位。
軍艦搭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開機,多艘戰艦的雷達在數據鏈的支撐之下互相聯通,作戰效能大大提高了,火力通道迅速疊加之後為編隊抗飽和攻擊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兩艘高速驅逐艦和兩艘高速護衛艦組成的快速攻擊隊組成單縱隊脫離了艦隊,轉舵調整航向後開足馬力向來襲敵艦的側翼運動,如果開戰,這隻位於敵人側翼的編隊就可以獲得最大的雷達照射麵積,用導彈實施打擊,然後迅速脫離之後靈活機動,根據戰況再次實施戰術迂回。
其他的軍艦也紛紛轉向,以艦艏對敵,並且盡量拉開了線列,以求獲得最小的雷達照射麵積的同時也能避免脫靶的導彈不會誤傷後麵的軍艦。
“我們的戰機還能夠戰鬥,另外一組戰機已經待命,隨時可以出動。”航母指揮官通過加密電台向艦隊司令報告道。
“我需要你把兩個戰鬥機中隊全部升空,命令前線的戰機用無線電警告、確認身份,允許他們救援落水船員,如果有進一步動作就全部擊沉。”艦隊司令說道。
“明白!”
“各戰位注意!各戰位注意!做好彈射準備,飛鯊中隊全體升空,海鷹中隊全體升空。”
航母甲板上一片忙碌,所有的地勤人員全部出動,四部升降機將戰鬥機送上甲板,地勤人員迅速做好升空準備。
航母上搭載的四部電磁彈射器進入高密度彈射發射過程,兩個戰鬥機中隊緊急升空。
“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請立刻表明你的身份和意圖,否則我將攻擊你。”
在被擊沉的“德裏”級上空的戰鬥機編隊長機通過甚高頻電台向全速靠近的艦隊喊話。
然而電台裏並沒有人回應,回應長機的隻有七八枚從來襲艦隊的方向飛撲而來的艦空導彈。
“散開!散開!拋幹擾彈!”
導彈來勢洶洶,四架戰機隻能先嚐試閃躲,避其鋒芒,再圖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