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伊蘭組織的訓練營(2 / 2)

就在這亂石灘上,三輛越野車正在快速開進。

地麵的顛簸讓越野車的懸掛係統上下起伏,車身也在不斷地顛簸,但是越野車的速度卻非常快,激起的塵土拖了十幾米。

車隊順著河道一路前行,到了河道的轉彎處,車隊並沒有轉向,而是一頭紮進了河床,駕駛員使勁轟著油門,排氣管湧出一股黑煙,發動機咆哮著,拖動越野車像一頭奮起的野牛一樣,一下子衝上了對麵的河床。

衝上河床,車隊從山體的豁口中間穿了過去。

穿過去之後才發現這裏竟然別有洞天。

在千百年裏的時間裏,在風化作用的影響下,山體被掏出了一個巨大的洞穴,山頂成了洞穴的天然頂棚,山洞的深處還有人工開鑿的痕跡。看得出來,因為風蝕作用和自然的崩塌,山體出現了一個缺口。山頂處卻沒有塌,反而成為了一個天然的頂棚。

後來應該是有人開鑿過了山體,擴大了洞穴。

車隊就開進了這個山洞裏麵。如果從山洞口往裏麵看,實際的山洞的大小要比從外麵看過去大很多了。山洞的入口被開鑿出了一條路,修整地很平整,但是有一個一米多高得上坡。道路兩邊的山石也被人工修整過,儼然就是兩道城牆,因為地形的原因,路旁到山體逐步升高。牆麵連接的山體也被鑿出了一個三米多深,兩米多高的石室,靠外的一側開鑿了一條二十公分高的窗口。這樣的石室一邊一個,如果作為暗堡火力點的話,配合正麵的城牆火力點,應該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抵擋正麵的攻擊。

而如果從防禦的角度來說,光是那道緩坡就非常的有意義。

因為山洞裏麵還往下進行了挖掘,所以實際上雖然從外麵看不過是一道一米多高的平整坡道,對於絕大多數的民用車輛來說都不是什麼難題,但是上了坡翻過坡頂就是一道三米多的高的坡道,也就是說,車輛在衝上正麵的坡頂的瞬間,整個車底盤將會暴露出來。而事實上,就算是世界上硬防禦力最強的M1A2SEP如果被用反坦克火箭筒對著底盤來上一下子當場就得掛掉。

山洞裏麵就更不得了,向兩邊的山體裏開鑿了很大的一塊部分,而且兩側都開鑿出了很多的岩石房間。應該是用來住人的,因為每一間除了有門之外還開有窗戶,窗戶就在門的旁邊。這種房間目測大的不過十五六個平方,小的就是八九個平方。

在入口左側的一側山體的最底下往下挖了一個下坡,下坡路一直往地下在挖。

在坡路兩側利用挖出來的土石堆積了兩個土牆,正麵也是土牆,三麵牆形成一個沒有完全封住兩邊通道的,而是在兩邊留有通道,但是通道外還修了牆,形成了新的回廊。幾堵土牆構築了兩個全直角的走廊結構,這是一種典型的防衝擊波的構築格局,在以前陣地戰上,塹壕都會挖成這種直角的曲折結構,大型永備地堡的入口也會弄成這種結構。這種結構就算是有炮彈直接落進戰壕裏,衝擊力也會被壓縮在最小的範圍內,減輕炮彈帶來的殺傷。這麼看起來,這個地洞口專門使用這麼一個結構,這個地洞應該是儲藏武器彈藥用的,這個設計是抵禦因為意外造成彈藥庫爆炸而製造的。

山洞下了入口的坡之後先是一段作為道路的空地,之後是一塊更低的窪地,也是人工開鑿出來的。這塊空地的麵積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裏麵擺滿了軍隊才會有的越野訓練設施,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射擊訓練場。

射擊訓練場被設置在最裏麵,訓練場的一頭用沙袋堆起來了一堵牆,這樣可以避免子彈打在岩石上到處亂飛。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除了條件簡陋之外,根本就是一個藏兵洞。這個山洞也有天然的優勢,因為挖得深,加上山體的遮蔽,這裏麵雖然白天就天然的亮堂,但是卻非常的涼快,太陽隻能曬到洞口一點點的位置。

在訓練場上,幾十個穿著黑色短袖的人在訓練,一些在反複地跑障礙練體能,一些在射擊訓練場練習射擊。仔細看,射擊場雖然小,射擊道不多,而且也就隻能聯係五十米射擊,但是仔細看就能發現射擊道上還有一些障礙物,可以聯係運動射擊。

在山洞的各處也還有拿著槍帶著黑色麵罩隻露出兩隻眼睛的人在站崗放哨。

從這些人身上穿著的統一式樣的黑色短袖上衣來看,這幫人就是伊蘭組織的人,一個在中東地區新興的恐怖組織,而且來勢洶洶,觸手已經伸進了許多個國家。這是伊蘭組織的一個訓練營,而且是一個主要的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