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空山,位於長林山脈邊緣,因其山石色青,其內多有孔洞而得名。山下坐落著一個小村莊,喚作小崗村。
此時天色朦朧,初陽未現,萬籟俱寂,正應是睡覺的好時分,卻忽地從那村南傳來陣陣壓低的讀書聲。
隻見一青年立於村頭小坡,左手貼背,右手拿著書卷,正念念有詞,
“人者,生於天,養於地,靈也。”
“誌者,意也,心之所向耳。”
……
青年十六七歲,長相清秀,一襲白衣雖有不少補丁,卻也幹淨整潔。山風拂過,卷起絲絲黑發,篝火搖曳,似精靈起舞,此一刻,他仿若便是這世界的中心。
他,便是林安。
林安從小便生活在小崗村,由爺爺撫養長大,這個名字也是爺爺給他取的。據說,他的父母也曾給他取過一個名字,不過,一場天災帶走了他們。
從此,爺爺便以安為字,喚他為林安。
爺爺年輕時曾在大戶人家打雜,攢了些錢財,後來回村置購地,倒也成了村中大戶,一時羨煞旁人,卻不曾想那災事突臨,家裏損失慘重,到如今也是拮據起來。
關於那場災事,倒是有些詭異,但無論是爺爺還是村民,都諱莫如深,不願談及。
林安打小就極為聰明,想法也多,對那場帶走了他父母的災事很是關注,但數年下來,卻也知之不多,令他很是無奈。
除此之外,林安最為關注的,還是爺爺口中描述的村外繁華世界,因此他一心讀書,想走出村莊,而爺爺也樂得他熱衷於此,自是極力支持。
林安是個很勤奮的人,苦學不殆,像今天這樣的晨讀,他已堅持了數年之久,已然成了一種習慣。
……
不知不覺間,時間便一點一點的過去了,篝火熄滅,太陽升起,溫暖的陽光穿過遠處山林,落在林安身上,周圍露珠映照,閃閃發光,使得他好似貴人臨凡,別有一帆氣度。
光明重新籠罩大地,萬物恢複了活力,遠處傳來的狗吠驚醒了沉浸於書中的林安,他抬頭望向朝陽,深吸了口氣,向家而去。
進得家門,隻見爺爺正在裏間擺弄碗筷,身形顫顫顫巍巍,林安歎息一聲,不知何時,曾經高大挺直,為他遮風擋雨的脊梁已然有些彎曲,爺爺也老了……
打小,林安就跟著爺爺,對林安來說,爺爺便是他的一切,很多次他都要求由自己來分擔家務,但都被爺爺以讀書為重拒絕了。林安深知爺爺對自己的期望,再加上自己對外麵世界的憧憬,由此才十數年如一日刻苦讀書。
爺爺盛好飯,見林安回來,一臉慈祥道“小安回來啦,飯剛好也熟了,快來吃吧。”林安答應一聲,旋即拿起碗也不顧形象,快速吧啦起來,晨讀到現在,他也確實餓了。
“小安,學堂近日該選出推舉名額了吧?”爺爺突然開口問道。
在學堂想要升學,想要獲得出士的機會,必須要有學堂老師的推薦信。
而林安所在的學堂,由於級別太低,每年隻有三個推舉名額,因此,學堂內的競爭很是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