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回 周大祥申報院士(1 / 3)

工間操,封雨竹、冷豔芳、夏碧蓮、單琳琚等幾個女士在樹下聊天,這幾位無憂無慮的樂天派嘻嘻哈哈傳出一陣陣笑聲。

伍河川和艾道奇在一旁摸魚演練自編的太極。

我們《星月機電研究所》真有中國特色啊!

什麼特色?何以見得?

你看,男的升官了,女的也往上提;女的升官了,男的隨之爬升。一個升發了,另一個至少得換換工作,換得舒適一點,待遇高一點。新所長柳東成上任不到一個月,他老婆芮芳菲就提升為所醫務室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新科技管理處長薄淳邊的老婆姚彩翠也從資料室管理員升為資料室主任;原政治部主任向長安的老婆樊旎婷升為動力室副主任。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這還都是明目張膽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就更多了去了。

《紅樓夢》開篇就寫了篇“護官符”,說了做官、升官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從曹雪芹到現在,三百年過去了,帝製被推翻了,穿龍袍的皇帝沒有了,不穿龍袍的皇帝卻多了,多得不可勝數,個個專製獨裁。經過文化大革命,人都聰明多了,尤其是做官的人們,那可真是代代有進步啊。賈王史薛互提互拔,相保相護,除了皇帝,誰也動不了他們。現在的人民公仆是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學有所進啊!知道升官發財需要先拉關係,再投桃報李,交相提拔,形成盤根錯節後就枝繁葉茂、江山穩固,坐享萬歲之福了。

是啊,你看那些硬拔的小高工、小處長、小主任有靠水平、能力和貢獻的嘛?有幾個沒有關係?分配住房打破常規讓這些人都超越時代超越需求獲得了三室兩廳或三定一廳,而五六十歲的老工人和老工程師卻隻能望房興歎。

有道理,過去這些見不得陽光的特殊化都隻是偷偷摸摸,前幾年就有些半公開。現在是明目張膽、招搖過市了,建造住房時就公然為所領導專門設計單元套房,特殊裝修,儼然一個特權階層。

聽到伍河川與艾道奇在議論,幾位女士手舞足蹈之後便圍了過來。伍河川與艾道奇欲說想休不讓休,封雨竹、單琳琚同時問:

你們說周大祥為什麼不去院裏做顧問,而要占機電所科技委主任呢?

沒有等伍河川和艾道廳回答,郭林、鬱山和水揚波走進圈中,路過的聶樹斌和溫義新湊過來旁聽。眾人議論開來,各抒己見,揣摩原委。正你一言、我一語聊得高興,從簡易單杠上下來的範敬衝走了過來,在外圍聽了一會兒,覺得眾人說的不大到點子。

看來你們是隻知一點皮毛,並不大清楚周大祥要占這機電所科技委主任的真正原委和所懷的目的。

對對對,你是周大祥的同鄉、同學和戰友,又是多年的同事,對他知根知底知內裏,他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你的眼睛,一定知道原委。

內裏談不上,我與他雖是同鄉同部隊又同學校,工作後同所不同室。然意見相左,相互間幾乎沒有什麼往來,早已不能知彼了。若說有些知彼,也是偶然傳到耳朵內、通過思考分析能得十之二三。再與別人聊聊,吸取別人的觀察分析和推論就能摸到十之五六了。所以說不是什麼內裏,但也不是道聽途說,隻是與諸位所言有所不同罷了。

你才說來聽聽,讓大家見識見識,分析分析,三個小皮匠,頂個諸葛亮,說不定能摸到周大祥的牛黃狗寶。

我們國家接任的原則是年輕的接替年老的,周大祥比前任科技委主任鍾陽明大兩歲,可以說成黨的需要,實際是周大祥的需要。

剛才韓熙光說,從所長到科技委主任不是太委屈了嗎?這話怎麼說呢,“愛怕丟,情怕偷,占據要職怕退休”。若是能繼續當所長,這科技委主任自然不屑一顧。退下來了,就不一樣了,不是無官一身輕,而是無權心裏驚啊!別看這科技委主任是個喝喝茶水看看報的清閑職,可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定卻很受恭維。在所有有職有權的崗位中唯有這科技委主任是退下來的人可以擔任的,在退下來的人能擔任的職務中也隻有這科技委主任有點實權實惠。

退下來的人也可以當型號任務的總師,將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合二為一,稱之為“總師”。炮製這一職務原本是為自己退休預留位置。可當他真退下來時卻又盤算那“總師”在型號基本定型後便不再有多大實權了,掛掛名、多拿點補貼而已。倒是這科技委主任之職,有一年一度評職稱的實權,每年的高工、研究員的上報審批者必須通過所科技委員會。還有一項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這就是《星月機電研究所》有幾個人覬覦著院士的頭銜,其中就有周大祥,參加評審院士就必須所科技委員會推薦上報。盤來算去,還是科技委主任之職受人崇拜、更有實惠,況且當了科技委主任也不丟那總師之職。

到底是大手長、撈所長的同鄉同窗好友和戰友,知己知彼,了解五髒內情,摸著了周大祥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