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0 三回 汪之光再婚傷身(2 / 3)

韓熙光暗道,那老小子還挺有眼力的。

那你們婚前婚後的感情如何?

開始若無情感,便也就沒有這段婚姻,更沒有這三個孩子。我們雖沒有城市裏歌廳舞場的那些浪漫華麗,卻有田間地頭的泥土香甜蜜,鄉間溪流柔水和小路的挨肩細語,花前月下的切切私語和茅舍瓦房內的溫馨。當時他上學,雖有助學金能生活,其他方麵都還需要我的支助,沒有資本去風流。結婚的第二年就有了老大。他大學期間,一年回家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學校鬧派鬥,不上課,他在家裏待了幾個月,就有了老二。他工作後兩年沒有回家,也沒有讓我來探親,小三兒是他唯一的一次回家時有的,現在三歲多了。直到那時,才感覺到他熱情減退。初始認為是工作辛苦、身體欠佳,沒有太在意。誰知他當時就有了外心,在這裏給人家遞條子,寫情書。自那以後可就既不來信,也不見錢了。我懷孩子他不管,我生孩子他也不問,好象這孩子與他毫無瓜葛似的。這次放下農活,硬著頭皮帶著兩個孩子來,主要就是讓孩子看看他爹,讓他也看看孩子。

他不回去,你就來,反正路費是會報銷的。

崔芝英告訴她。

農活哪有閑的時候啊,況且有三個孩子、一個老人要照顧呢。哪裏抽得出多少時間來這裏,掙不到工分日子就更難了。

同去的高建豐十分憤然。

他對待你都這種樣子了,照看好三個孩子就十分艱難了,還替他照看老子!汪之光這種德行,他老子也不管教管教,錢又都寄到他手裏,不肯拿出來,看來那老東西也不是個東西。

在一個屋子裏住著,也不能看著他缺衣少食啊。

他兒子不管妻兒,你不管那老東西,人家也不會說什麼的。

崔芝英也有些憤然。

以後你有空就到北京來,帶著孩子來,有我們大家,有我們領導,他不敢欺負你的。

麻煩大家,真不好意思。

這是應該的,理當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來吧,我們大家夥兒都支持你,領導也支持你。

能來就來吧,我們歡迎你來,你來了,我們更好教育汪之光。

梁澤田開道她,她雙眼噙淚。

那太感謝領導和大家了。

凡去看望她的人個個鼓勵她常來、年年來探親,得空就來。她流著淚感謝大家對她的關心和支持。也說了許多曾經的甜蜜,將來的期望,說大孩子師範快畢業、快工作了,艱難的日子快過去了。

凡去的人都給她無限的同情和鼓勵,都譴責汪之光無情無義無德,她深受感動。梁澤田找汪之光談了幾次,無論溫言柔語的批評教育,還是義正詞嚴的批判訓斥,無論怎麼苦口婆心,汪之光都不說一句話,不吭一聲。

機電所娶村姑為妻的為數不多,卻也有好幾個。當年與汪之光同組的康明理娶的就是村姑,亦是中學同學,二人感情篤深。康明理大學時也和汪之光一樣是鴻雁傳書不斷。工作後除書信外,凡去滬蘇杭出差,必在家小住幾天,每年又必讓嬌妻愛女於農閑時來京探親。後《星月機電研究所》與《星月工程研究院》在上海嘉定的《星月工程二廠》協作項目甚多,需要人常駐上海。康明理聞之,極力謀求。因是兩便雙利、所裏室裏巴望不著之事,就派他為駐星月二廠代表。其江蘇鄉村之家離二廠騎自行車也隻一小時路程,廠裏給一間宿舍。康明理每周不是回家與妻子齊眉舉案,與女同戲,就是接妻女到嘉定遊覽購物、共渡良宵,其樂融融。

組內眾人以康明理為例譏諷譴責汪之光,汪之光也隻略顯尷尬不理睬。

汪之光在田莉芬將三個兒子拉扯大、又將他的老父親養老歸天後,在一片譴責聲中與田莉芬離了婚,法院判決他每月補貼田莉芬十元生活費。十多年過去了,工資從五六十元漲到近千元,物價漲了幾十倍,汪之光照舊是法院判時的每月十元,與半點不給毫無差別,好在田莉芬並不指望靠他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