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禮銀說著,從上衣口口袋裏掏出一張圖來,上麵畫的是那新住宅樓的地理位置,前麵是月亮河,右邊是所大學,左邊是個收購站。後麵是半拋荒的農田和頹敗的村落。第二張是那住宅樓的頂視圖,標記著各類住宅的方位和套數;第三張則記錄著各類套房的建築麵積和使用麵積,以及排隊順序。舒禮銀指著圖說道:
某某某,某某某,……等十幾個副處長這次插到我前麵,估計到我就沒有什麼好房子了。
舒禮銀隨以探尋的口氣問大家。
你們看我是搬遷到小三間好呢,還是原地不動、不折騰的好?
房間頓時熱鬧起來,真是人多嘴多議論多,都幫著出主意,看不出分歧、不睦和隔閡。
搬小三間好,你兒子、女兒都有自己的房間,方便多了。
施慧敏說出自己的看法。
不搬也挺好,你兒子現在住客廳不也蠻好麼,稍稍有點不便不礙事。
殷顯文覺得搬的意義不大。
搬小三間,改善不多,折騰不少。所裏還會不斷砌蓋住宅樓的,等以後有更好的再搬。
白鳳芷支持不搬不折騰。
還是三間好,你女兒老大不小的了,有了小三間,戀愛結婚就不用發愁了,她支持你兒子恐怕有這層意思在裏麵。
原地不動好,原地離所裏近,上班走過來也就十幾分鍾,怎麼也不可能受交通堵塞的影響,雨雪天更加優越。
新樓不算遠,騎自行車二十五分鍾足夠了,正好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且聽說所裏還要開班車,沒有什麼不方便的。
不是聽說,是一定的。
你這次有條件要,不要,錯過了機會是會後悔的。
機會以後還會有,所裏肯定還會想方設法蓋住家樓。不過,即使總麵積差不多,小三間確也比兩室一廳優越,你兒子大了,女兒離談婚論嫁不遠了。
一直未參加議論的韓熙光如是說。
雖說所裏肯定會蓋房子,但錯過這次機會,以後誰知道是何年何月?蓋在什麼地方?還是先要了好,先要了不吃虧。
朱春培又如此說。
大家的議論難有統一的看法,弄得舒禮銀狐疑不定,無所適從。他和孫菊香都不願意搬,對多數傾向搬的建議並不讚同,又覺得不無道理。於是,搬與不搬就在腦子裏盤旋搖擺,愈接近分房方案的出台愈加搖擺。
沒奈何,舒禮銀與夫人孫菊香商量,孫菊香是堅定的不折騰,這讓舒禮銀的心稍稍穩定。可晚上家庭一聚會,兒子和女兒又與兩口子意見完全相反,整個兒推翻了“不折騰”。兒子說“我睡客廳睡膩了”,女兒不說理由,堅決要求搬進三居室,兒女的決心比舒禮銀和孫菊香堅定得多。
兒女的意見占了上風,夫妻二人連夜寫好申請,第二天一上班便交到了分房委員會。
交出申請之後,舒禮銀夫婦繼續四出打聽各種情報消息。兩天後他們打聽到小三間輪到他們時已沒有好的朝向,雙雙後悔起來。夫婦倆一合計,趕忙跑到分房委員會要回了那張申請報告。
可回到家一說,兒子和女兒是一致的強烈反對,兒子說小客廳住膩了,不想再住。女兒依舊不說理由,反對卻比兒子更堅決,實則是考慮得更遠。夫妻二人心裏明白,合計的結論是兒女的年齡不算小了,再過幾年便要談婚論嫁了,不得不考慮呀。於是二人又將那張申請書再次交到了分房委員會。
最終他們分到了小三居,雖說采光差些,兒子和女兒都有了自己的房間,甚是滿意。
那三小間住了半年不到,誰知那外觀漂亮的十八層大樓,其內在質量卻毛病多多,門窗關不上、玻璃脫落、天花板掉皮、牆壁裂縫等等層出不窮。最難堪、最讓住戶不能忍受的是經常上水不通,下水不暢,高層的須到低層人家提水洗菜做飯,而低層的常遭汙水泛濫。忙得施工隊、維修工東家叫、西家喚,應接不暇。後是該通的不通,不該通的地方四處往外冒,弄得遍地黃流亂注,糞便漫溢橫流,順樓梯往下淌,整棟大樓臭氣熏天。弄得人無法待,苦不堪言。這舒禮銀挑的最底層,其境況更可想而知。於是後悔莫及、懊惱異常,逢人便說“不該搬,不該搬,真是不該搬!”
這事讓住在樓裏的怨聲載道,讓沒有住在裏麵的職工譏諷嘲笑。道是所裏後勤管建設的得了人家的好處,施工中偷工減料,反應強烈,議論紛紛。所裏隻得找建造單位交涉協商,決定翻修所有的上下水管道及全部廁所。挨家挨戶,一層一層,一個不拉,逐家逐層翻修。經半年多施工,終於使整棟大樓上水通,下水暢,不再跑氣漏水冒糞便了。脫落的窗戶重安上,裂開的牆縫灌上水泥重新粉刷。
舒禮銀又乘機將自家的廚房、廁所及門窗改造裝修一番,弄得漂漂亮亮,舒舒適適,這才舒心滿意、眉開眼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