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團結奮戰創佳績(3 / 3)

那就太辛苦、太難為你們了。

我們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再不服務好,就更說不過去了。

試驗在二號樓的一0 0 八潔淨試驗室,可那中央空調也不過關,幾乎天天出故障、趴窩,有時整天不工作。正是七八月天氣,悶的人實在沒有法工作,隻好經常打開窗戶透透氣。那天七室萬有富來修他那台儀器,看他悶的受不了,韓熙光給打開離他最近的窗戶。

經過近半年斷斷續續的試驗,終於做出了結果,驗證了工程總體方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試驗一結束,蔣錫福便將三台“數字顯示儀”中的兩台拿回九室大修,答應修好後和尚欠的那台一起交給五室五組。

軍品結合民品的成果,讓五室五組立了集體二等功,甄應昌個人二等功,杜基常、申尚義、牛耕田、舒禮銀、苟興旺、胡秋萍等皆是三等功,韓熙光及另一位七零屆的女士為嘉獎。

時有人為韓熙光嗚不平,認為錢述宗不公,韓熙光視此比雞毛蒜皮還輕,不以為然。

處於改革開放大潮之中,門路寬而有錢的生產廠家一心心向往著引進歐、美、日的設備。九室伍河川去東北某地出差,回來後在小花園告訴眾人,那兒的企業百分之七八十發不出工資。有家企業需要一台設備,國產品報價二十萬人民幣,引進是六十萬馬克,相當於一百多萬人民幣。討論來討論去,決定引進。引進了設備,沒有錢買原材料,設備趴在那兒,現在連工資也發不出。

這算什麼,報紙上刊登山東有家紡織廠,前些年從日本引進一批織機,花了近兩千萬,國內配套又花了上百萬。許多人的腰包鼓了,工廠卻倒了,那些東洋設備趴窩在那裏。員工拿不到工資,生活沒有了著落,急壞了上級主管。撤換企業領導,增撥貸款,使企業死而複生。可那些東洋設備難伺候,常出毛病,引進時零部件備量不足。再買價格又上漲幾倍,維修人員隻能拆東牆補西牆,沒有多久,有幾台就成了零件庫。

生產有了起色,外銷需求增加,想擴大生產,新領導決定在國內尋求織機。結果在江蘇無錫找到了他們需要的織機,報價隻是日機的二十分之一。價格這麼低廉,起初也懷疑其性能和質量。無錫廠家就提供兩台讓他們試用,結果一點也不比東洋貨差。於是企業決定定購四十台,總花銷不到五百萬。生產擴大,原有的職工不夠,又招收了相當數量的下崗失業者。兩年多過去了,那些機器都運轉正常,維修零部件無錫廠家保證供應,並派技術人員來廠指導,解決技術問題,調查機器運轉情況,以便改進提高。現在產品銷售旺盛,企業蒸蒸日上,職工歡欣鼓舞,為地方稅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老九們感慨,有些引進主要是引進出國機會而不是設備。選擇國產,談判簽合同幾頓飯就了了,從領導到技術人員都無外快大利可撈。而引進就不一樣了,先要出國考察,再出國談判簽合同,還要出國培訓驗收,給領導和某些技術人員創造了不少出國機會。每出國一次,腰包就鼓一次,有的人出國好幾次,腰包也就鼓好幾次。你看,引進一台設備有那麼多人從中獲益,引進之風能不越刮越猛嗎?

錢緊而又路子不多的廠家就隻好走改造提高的路子,這給《星月機電研究所》提供了機會,五室五組又接了天津、遼寧、山東和內蒙幾個廠家的改造項目,多數是片帶邊緣控製一類的小改進,唯天津電器絕緣廠的流塗機和天津騰雲機械廠的卷帶機兩條生產線需要進行均勻速度、恒定張力和減小偏離的控製,和夏鷺塗布廠的類同,隻是機械方麵的改造不多,多是在適當的位置安裝片帶邊緣控製器和控製調整電機轉速及控製調整塗液流速及均勻度等。

甄應昌帶領杜基常、崔芝英、申尚義、牛耕田、苟興旺、胡秋萍等赴天津到兩個廠家參觀生產線,剛剛參觀了電器絕緣廠的流塗機生產線,洽談磋商了改造事宜,簽了協議。第二天正準備參觀騰雲機械廠的卷帶機時,所裏打來電話,說是胡秋萍家裏出了點事,讓她趕緊回京。沒有說什麼事,隻讓速回,看來不是什麼好事。甄應昌與杜基常隨讓胡秋萍不再參加參觀和洽談,繼續帶領其餘人參觀騰雲機械廠的卷帶機,並與之進行了協商,達成了共識。

回到北京一上班才知道何承靖風流出了問題,家裏家具家電盡被砸毀。胡秋萍隻有哭的份兒。杜基常建議組裏去看望,甄應昌覺得不知如何安慰、不知說什麼好?眾人也認為去了反而更添尷尬。

根據廠家提出的要求,甄應昌調整方案和參數,崔芝英、申尚義等對電路也作了相應的修改和調整。由於大部分是繼承性的,比之夏鷺塗布廠更輕鬆了許多。沒有多久就都設計出來了,加工也很快,崔芝英、申尚義等初步調試後等待廠家生產線修整時去安裝調試。

在為天津電器絕緣廠的流塗機和騰雲機械廠的卷帶機加工和等待安裝調試時,天津貼花包裝廠有兩台小型分切機和卷紙機需要調速糾偏改造,也簽了合同。說是改造,實際上都是重新設計,依據新要求,卷紙機寬度不夠,要拓寬,隻有幾根導向卷軸加長後能用,而分切機幾乎找不到可用的零部件。但改造比新設計容易得到主管部門批準,故隻好以改造簽合同。兩台機器雖大小有別,但結構形狀類似,主要是機械方麵的工作,沒有大的難度。甄應昌和杜基常、申尚義商量後將這兩個項目的機械設計交給了韓熙光,其邊緣控製部分由苟興旺配合,牛耕田和胡秋萍分別負責調速控製和邊緣控製線路。

騰雲機械廠卷帶機生產線休整,正是安裝調試調速、張力和邊緣控製時候,在甄應昌帶領下,全組人馬又浩浩蕩蕩開到天津,住在電器絕緣廠招待所。甄應昌帶領崔芝英、申尚義、牛耕田、胡秋萍等負責卷帶機控製線路的調整。杜基常帶領韓熙光和苟興旺到天津貼花包裝廠對卷紙機與分切機進行測繪。韓熙光邊測繪,邊與廠家協商,邊構思設計方案,測繪完了,設計方案也就構思出來了,並勾勒了大部分的草圖,卷紙機與分切機的大小不同,結構稍有差異。

與此同時,天津騰雲機械廠的卷帶機生產線控製線路在甄應昌主導下,白天黑夜、加班加點,經一個多星期的工作,調試成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贏得廠家的讚許。調試將結束時崔芝英又犯病,提前離開天津回北京。從此便三天重兩天輕,不能正常上班。

工作中,中午飯由廠家免費提供,晚上回到住宿處經常已過電器絕緣廠的飯期,吃不上飯,就隻能買點方便熟食對付,新來的朱春培急了就幹嚼方便麵。

朱春培,身高一米八三,衣著隨便,頭腦靈活,因文化大革命,中學未曾細讀,入伍後在設備安裝隊隨兩個工程師工作,先學會了看機械圖紙,工程師們又教會他繪製機械圖,退伍後來到《星月機電研究所》工廠設備科。當時五室五組民品的好些零件在所工廠加工,杜基常與朱春培接觸過幾次後很賞識。隨向甄應昌介紹說朱春培聰明勤快能幹,為人也不錯,又會畫機械圖,是本組用得著的人才。調來本組後,與杜基常和胡秋萍相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