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網易股票在納斯達克掛牌,這時候科技股已經開始崩盤,所以網易的股價從第一天開始就節節下滑。2001年,網易將被收購的傳言層出不窮,最有可能的一個買家香港有線寬頻終因網易財務問題放棄收購。網易沒賣成,反倒讓丁磊決定靜下心來本分地經營網易。2001年9月,丁磊對外界說,他希望靠在線遊戲《夢幻西遊》和短信服務、股票點播、以及一個類似MSNExplorer的新產品來贏利。這正是網易因財務問題被Nasdaq摘牌,股價定格在64美分,最狼狽不堪的時候。不過,後來網易在短信和網絡遊戲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是一種運氣。

2002年第二季度,網易首次實現淨盈利,網易股票開始領漲納斯達克。2002年,網易成為納斯達克表現最優異的股票。2003年,網易股票繼續在中國概念股中保持領跑地位。2003年10月10日,網易股價升至70.27美元的曆史高點,比年初股價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曆史低點攀升了108倍。丁磊成為第一個靠做互聯網做成富豪的國內創業者,丁磊成為首富,第一次讓中國富豪的財富數字可以被清晰而準確地度量。“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裏。”

“人的一生總會麵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勤奮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學生時代

丁磊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四五歲的時候,也很淘氣,但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整天在外麵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呆在家裏擺弄他的小玩意:一些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丁磊的父親是寧波一個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初一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複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項發明,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長大以後一定是當科學家的料子。

1989年進入電子科技大學的丁磊,對成都的潮濕天氣十分不適應,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樂觀的性格。丁磊大學時代的輔導員張陳興老師講,丁磊總是一幅笑嘻嘻的麵孔,他還是班裏的團支部書記,樂於助人。如果說丁磊能有後來的成就,應該歸功於他經常到圖書館翻閱外文科技尤其是計算機書籍,“他比別人早一步得到最新的世界科技動態,有關互聯網的信息也是從那裏得來的。”

丁磊不願談及其個人生活。但成名之後,他在公開場合曾表示,他不反對大學生談戀愛,隻是不要荒廢學業。他使用荒廢而不是影響,可見他對談戀愛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是有足夠認識的。

然而,在大學真正占用其大量時間的還是當時方興未艾的計算機技術和知識。他大學的馮老師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2年冬天,丁磊大四上學期,我搞了一個電磁場CI軟件的成果展示。丁磊和其他幾個同學下來主動找到我說,他們對此十分感興趣,如果教給他們做,一定能把這個軟件做得更好。那自信的模樣讓我感動。”

在課題組工作的日子,丁磊已經展示出了較強的能力,尤其是在計算機編程方麵。“在當時能用計算機編程和做一些界麵的設計,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

丁磊對計算機編程的興趣從這裏展開,他的性格也在大學時代逐漸顯現出來。馮老師說,“丁磊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不是個被人安排的人。”這樣的性格被他大學時代的室友伍浩進一步演繹,他說:“他的成績隻是中上,他不張揚,但他的闖勁給人印象深刻,他的愛好就是編程。”

1993年,在成都潮濕天氣中已經習慣吃辣的22歲的丁磊,帶著他對計算機編程的特殊愛好和特有的不服輸的脾氣,從被他稱為中國最好的電子工業的高等學府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