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我就是叫奶奶的,不像其他兄弟一直叫孃孃抑或是後來上了學改叫奶奶。奶奶不識字,奶奶的名字更是奇離古怪到我現在都不懂是什麼意思,好賴奶奶還有官名,非常體麵尊貴的名字,老人家的名諱就不說了。
我記事起,奶奶就在老院子裏過活,爺爺在的時候是那樣,爺爺走了以後還是那樣。奶奶可不像爺爺那麼少話,奶奶嘴裏的話都是一套一套的,比所謂的歇後語大全可全得多,而且是每天不重樣,張嘴即來。奶奶講的故事好多啊,滿天神佛都能講到,小時候躺奶奶的懷裏最舒服。奶奶比較胖,冬天很暖和,天冷奶奶總是攥住我一隻手不叫我在外麵跑,為了讓我安心待著就整天價講故事。
現在看來奶奶當時講的好多就不是故事,比如說“背背鑿鑿,上咯南坳(地名,平定方言坳念yāo)……”就不是故事,姑且隻能算是哄孩子睡覺的兒歌吧,再比如說當年人們去看打鐵火(把鐵水揚到空中散開,以前代替煙花的一種社火表演)本家一個大爺被狼叼走的事就是真人真事,而閻王爺割誰耳朵就純粹是民間傳說了。奶奶講故事可不是說非得抱著你才講的,奶奶的故事是走著,坐著,幹著各種夥計時都能講的,比如說吃飯掉了飯粒就給你講浪費糧食到陰曹地府吃剩飯砌成的牆,再比如說刷碗的時候講炊大姐(農村用高粱穗紮成的刷鍋工具,有的地方也叫炊帚)的故事,再比如說還人家錢的路上講誰葬了良心遭了報應的故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奶奶講的故事沒有很多大道理,但是我們從小在奶奶的故事裏就會明白世事的艱辛,就會懂得珍惜糧食,也會明白與人和善的道理。奶奶講的故事好多是讓人歡欣的,比如說孝順媳婦兒終於得到好報;奶奶講的故事好多是讓人心酸的,比如說父輩們小時候缺吃少喝,太奶奶為了讓她的孫子們多吃一口飯餓得吃了一頓餃子撐死的事;奶奶講的故事好多是讓人心潮澎湃的,比如說日本鬼子抓敵後武工隊逼問鄉親們,有人主動現身英勇就義的故事;奶奶在講故事的時候有時候講著講著就哭了,奶奶講故事的時候有時候講著講著就笑了,奶奶講故事的時候講著講著就呆住了,更多的時候是睡覺的時候講著講著就睡了。奶奶白天給我們講故事,夜裏給我們講故事,好多故事啊就是在走著、坐著、睡著的時候將給我們聽的,人世間的善惡美醜就是在奶奶的故事裏一點一點勾畫出來,人生的酸甜苦辣就是一點一點在奶奶的故事裏流淌出來。
很多時候奶奶就是一本故事,奶奶經常一個人的時候自言自語,很多時候我偷偷地躲在一邊聽,奶奶的話到如今有時候還會回響在耳邊,她老人家一輩子的事都在故事裏呢。有一次我去給奶奶送餃子,出門的時候在大門口我磕鞋子裏的小石子,奶奶在屋裏一聲長歎,黃雞家一窩,黑雞家一窩,隻剩下我這個老母雞守著空窩。聽到奶奶的長歎,我的眼淚馬上就流出來,回家學給爸媽聽,爸媽立刻和大爺他們商量,以後我們孫輩們就開始輪流陪奶奶睡覺。跟奶奶在一起睡好啊,奶奶還會講起小時候的故事,每年講的都差不多,可是長大了再聽奶奶講的那些故事感覺又有了不同。
奶奶講了那麼多故事,卻從來不說哪個兒子媳婦的不是,我們在奶奶身邊那麼長時間,卻從來沒有被奶奶嗬斥過。不識字的奶奶從來不講大道理,最多的一句就是俺孩聽話長大了要好好學習。二十年了,那個慈祥的老人家整整走了二十年了,那個從小守護在我身邊一直在我最需要維護的時候出現的老人走了二十年了。奶奶,我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