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起源,涉及藝術的本質、藝術的發生、藝術的發展。因此,尋找藝術發生的源頭,實際上是一種包含了曆史學和哲學眼光的重要思考。
藝術的起源意味著需要解釋藝術是如何誕生的?它需要什麼條件?哪些因素相互影響為藝術起源創造了條件?除了條件,藝術從無到有發展的內在動力又是什麼?
由此可見,藝術起源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哲學理論話題。
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藝術起源觀,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起源觀,另一種是原始曆史的起源觀。
即,一種側重於曆史實證(考古),另一種側重於理論的推演和解釋(哲學),從而產生了兩種互為參考的研究路線——藝術史的路線和藝術哲學的路線。
2.藝術的考古學。
藝術的考古學發展顯然不斷地給認識藝術的起源提供了新鮮的素材。那麼這些曆史素材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我們理解起源問題呢?這個問題實質上是一個普遍的曆史哲學問題在藝術考古問題上的體現,即,借助曆史表象,曆史真相是否可知?
針對這個問題,曆史學家和哲學家經常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在他們內部,看法也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大部分曆史學家持可知論觀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可知論觀點有助於肯定他們的工作價值。
持懷疑論觀點的學者對此問題卻並不樂觀。他們通過對“解釋學”和“先行掌握”等哲學理念的研究指出,認識曆史,不可避免地透過現實的意識、經驗和眼光,重構永不複返的曆史。這種曆史,也隻能存在於與當下的相互比照的關係之中。
現象學和現代科學哲學的研究也表明,科學理論本身具有敘事的屬性,不存在超然的客觀性,也不能做到徹底的心理純化。學科研究這或理論的敘事者總是把某些已有知識帶進新的研究領域,而已有的隻是總是局部的。
格羅塞認為,曆史學和考古學都是無濟於事的,我們隻能從人種學裏獲取正確的知識。
3.藝術起源的學說。
在藝術起源的探索中,僅僅擁有材料本身,並不能保證我們完成最終的認識,基於形而上學的哲學探索和理論假說便成為不可或缺的方法。
曆史上關於藝術起源的假說大致有神授說、宗教巫術說、神話說、遊戲說、勞動說等。
神授說。
神授說有兩個主要的學說領域。
在較早的曆史階段,它假定了藝術是由天神製定的特殊活動。而後,神授說以此作為基礎,發展出了較龐大的美學和藝術哲學解釋體係,用來詮釋藝術領域難以解釋的諸多問題。
藝術神創論的說法大致包含了兩種思想。
首先是神造萬物,理所當然,神也創造了藝術、藝術門類、藝術形式和藝術家。
其次,藝術行為是神授的旨意,藝術家的創造是在模仿神造之物,藝術作品是對世界的幻化和模仿。在這種意義上,藝術家的身份具有合法性,是神授的專職的藝術工作者。
巫術、宗教與圖騰崇拜說。
在國內傳統的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當中,勞動產生藝術的學說最有影響力。勞動在生產實踐的角度解釋了人類自我意識的分化和成型,也解釋了使用工具的能力、以手為工具的藝術創造力形成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但在藝術起源的內在動力方麵,宗教說與勞動說有不同的解釋。
在宗教說看來,勞動是外部條件,是藝術產生發展的外部給養,而藝術起源的內在動因在於巫術和宗教,認為以宗教觀念和意識解釋藝術的起源更具合理性。
巫術宗教說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人類學的養分,人類學特別為原始宗教、巫術和藝術在思維運作機製層麵上提供了突破性的詮釋途徑。
巫術所依賴四項原則基本上可分為兩種——相似律和接觸律。前者指事物間基於相似性的聯係,後者是一種基於相關性的聯係。相似律幫助人們通過模仿活動(如巫術)達到自身的欲求和目的。
但是,在是否可以把巫術和宗教理解為“起源”這一問題上,宗教巫術說仍然麵臨著諸多挑戰。
其中一種不同的觀點來自對早期裝飾藝術的考察,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巫術和原始宗教出現以前,人類已經具有了形式組織能力和設計藝術心理。藝術滲透進宗教巫術,並不意味著它起源於宗教巫術。
有理由相信,人類基於生物基礎的審美能力,聯通認識事物和使用工具改造事物的能力,早在巫術和宗教之前就已存在並高度發展,其水平可能超出我們的估量。
遊戲說和衝動說。
遊戲說又被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它認為,藝術活動是無功力無目地的自由的遊戲活動,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藝術就起源於人的遊戲本能或衝動之中。
席勒的遊戲說特別強調了遊戲衝動的概念,利用這一概念,把遊戲解釋為藝術起源的內在心理驅動力。人之所以會產生遊戲衝動,是因為“生命力盈餘”,即精力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