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終須有時,無論如何熱鬧,終有回歸寂寥的一天。
天地終結之時,就算一切消失殆盡,
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在漫天風沙之中的身影。
2020年,第一個人工智能係統研製成功,從此人類步入高度科技的時代,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2060年,地球人口已達至九十三億,超過地球所能承受的八十億,全球有一半人口每天麵對饑荒。由於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無節製的索取,直至2058年,石油和煤的總量隻剩下不足三分之一,森林麵積銳減至百分之九,大部分生物麵臨絕種危機,其中熱帶雨林的生物種類隻及2020年的四分之一。
2061年,西亞地區的各個國家因環境過度惡化而無力再維係下去,石油資源擁有權淪為世界大國虎視的目標,事態一發不可收拾,同年年底,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2070年,大戰結束,各國一致達成協議,組成聯邦政府。聯邦政府決定頒布「殖民星球計劃」的政策,在地球僅剩的六十億人之中,選一半的人口遷移到新的殖民地行星;但從此以後,再也沒人能與另一半的地球人聯係到了。
有人說,根本沒有什麼殖民地,那隻是政府為解決迫在眉睫的經濟和糧食危機而捏造的借口;事實上,那三十億人是秘密的被“解決”了,就如當年納粹的所作所為,在一個世紀後重施故技。
減少了一半人口之後能源危機終於得到解決,隨後政府便將資源投入恢複生態環境的工程和科技發展中了,短短五十年,地球的生態便回到1900年的狀態。為進一步控製人口增長,政府又規定每名新生嬰兒必須注射「VRS61」的疫苗,從而降低人類的生殖能力,從2110年至3245年,人口一直保持在完美的三十億。
2115年,革命性的核聚變反應爐發電試驗取得空前成功,科學家百多年以來一直魂牽夢縈的美夢終於成真。核聚變發電取代核能、火能、熱能以及一切可再生能源,被全麵應用在一切生產上;為使此技術能應用到全球性的中央能源核,聯邦政府在地下興建了全世界最大的核聚變反應爐和最大的磁力場以束縛核聚變反應爐內的電漿。
隨著模擬重力場的技術發展愈趨純熟,科學家甚至將核聚變發電與之融合,經過差不多十年時間的技術改良,強大的重力收縮能抵消電漿向外散射的力量。控製這兩股能量達至平衡狀態使它不再受環境限製,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體積亦縮小至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小盒子尺寸。
同年,聯邦政府實施分治政策,將一切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部門獨立,直轄於政府,並給予最先進的技術支援。
2530年,超光速量子推進器的出現使人類離開太陽係,陸續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四分之三的人口移居到遙遠的宇宙,同年阿特拉斯星係聯盟成立;2545年,星係聯盟改名為阿特拉斯聯邦。
3245年,一顆直徑約一公裏的隕石毫無預兆的以時速十四萬公裏的高速撞向地球。一瞬間,地球文明受到嚴重破壞,地麵大部份生物死亡,撞擊揚起的漫天風沙籠罩著大氣層,濃厚的沙塵遮蔽了七成的可見光,白晝頓時變成黑夜,地球從生機勃發的星球瞬間變成血海炎獄。
隕石雖然未能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完全滅亡,但其破壞力卻使地球永遠無法回到從前的科技水平,古老的文明就在一日之間被摧毀殆盡。
地球遺民中,大部份是生活在地底下身份低賤的平民,也有一小部分是知識份子和科學家。地球回到一張白紙的初始狀態,不再有國界、人種之分,人類得到意義上的真正平等。
以及,失去在地球上以統治者自居的身份。
這是顧惜來到地球的第二年,在當地最高級的第三區植物研究所任職,年僅二十四歲就取得第二個植物學專業的博士學位,以他的資質在聯邦而言算是相當不錯,最頂尖的人才是從來不會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之中,他們是受政府保護的一級資源,實行隔離統治務求維持完美的基因,即使聯邦極度不願意麵對,但他們不得不承認當代科技最難控製的仍然是人類基因。
像顧惜這些人,嚴格意義上有一半的人生是由政府操控的,政府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科研人員,再分派到不同的行星上執行任務。剛抵達地球的時候,他對這個科技落後,被界定為‘蠻荒之地’的母星沒太大感覺,隻是想盡快完成工作,從一開始他感興趣的隻有植物,哪怕它們長在準備爆發的火山口裏,他想自己大概可以眼也不眨的跳進去。
在四個多月前,他正在雨林研究,卻不慎被毒蛇咬傷,由於毒液毒性太強,擴散速度太快,他不得不被送回研究所的保護艙中接受治療,隻是一醒過來,周遭陌生的環境令他意識到自己已不在原來的研究所。
所有的電源被切斷,他從治療艙的液體中爬出來,偌大的空間空無一人,仿佛被廢置了般,隻有緊急逃生用的訊號燈幽幽發出綠光;不可名狀的怪聲在四周縈回,像是風聲的呼嘯,又像是人們的竊竊私語。
顧惜的記憶出現短暫停頓,待不適感過去後,他才想起現在的處境。他很快就發現不對勁了,任何研究所的電源必須二十四小時開啟,全年都會有研究人員駐守,像現在這種情況一定不允許發生。
是上級在他治療期間將他轉移到別的研究所,但前提是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顧惜心裏不禁想到不好的事情。
他借著微弱的燈光找到一支手電筒,他走到控製室開啟後備電源,很快充足的光線照亮了整個研究所。顧惜半眯眼睛,在適應明晃晃的燈光後,他看清楚牆上的字體:第一區軍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