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封信,相信你讀過之後,定會感慨良多。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最近很忙,一般,空閑;我的功課優秀,中等,差;最近一次考試成績90分以上,60分以上,不及格;身體很棒,有一點不舒服,很不好;我準備在暑假,寒假,明年回家……”這封信的最後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孩子,我們知道你沒有時間寫信回家,現在,請你花一點點時間,在前麵的空格裏選擇你目前的狀況,劃個‘√’,寄回給我們。信封我們已經寫好並貼了郵票,隨信附上。孩子,我們老了,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不要讓我們久等。非常想念你的爸爸媽媽。”

現在,想必你已明白這究竟是怎樣一封信了。透過這封不尋常的家書,我們似乎能看到白發蒼蒼的父母殷殷企盼的眼神。他們知道子女們忙於學習、事業或是生意,他們並不奢望子女們常回家看看,他們僅僅需要的是溫情的牽掛和問候,哪怕隻言片語,對於他們,也是莫大的慰藉。

有一對老人,他們惟一的兒子在遙遠的城市工作。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平日裏最關心兩件事:一是每天都會按時守在老舊的黑白電視機前收看天氣預報,密切關注兒子所在城市的氣候變化;另一件事就是每日黃昏時分,總會坐在村口的大柳樹下,等鄉裏的郵遞員。有兒子來信的日子,是他們最晴朗最高興的日子。兩位老人不識字,他們有時會找村裏認字的人代念,找不著的時候,他們就一遍遍地摩挲信紙,心同樣是盈盈的滿足。

心靈感悟:

無論走到哪裏,最牽掛我們的還是父母。而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記了父母已經黃昏遲暮,說不定哪天就永遠失去了至愛的親人。所以,奉勸天下兒女們,找點空閑,常回家看看吧!或是認真地寫封信,告訴雙親:好想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