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朋友曾跟我講了這麼一件事。他帶的一個博士生的孩子來京轉學,為此求到校方一位主任。主任提出求一幅啟功先生的字。啟老先生一聽朋友說是為孩子上學,二話沒說,當時就寫了一幅。過了一段時間,啟功先生因病住院,這位主任也前去探視,並打開那幅字當場請教老先生是不是真的。老先生一看說:“假是不假,就是劣!”
潘家園有個以賣字為生的小夥子,專學啟功,幾可亂真。題上啟功的真款,加上電腦激光製版的印章,活脫一個真啟功。但如果你請他給你新開張的字號題塊匾,小夥子立即會沉下臉來鄭重謝絕:“我和啟先生約法三章,一不題匾,二不題寫書簽……”“你還真見過啟先生?”“見過。”“老先生怎麼說?”“你的字假是假,但不劣。”表麵上是給人家留一碗飯,其實這正是一代宗師的襟懷、心態,自信和為人。
心靈感悟:
用卑劣的手段獲得的,即便是真的,在品格上也大打了折扣。而反過來,雖然是假的東西,但堅持原則,也是值得稱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