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過來!你過來!”顧客高聲喊,指著麵前的杯子,一臉冰霜地說,“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壞的,把我一杯紅茶都糟蹋了!”
“真對不起!”服務小姐道歉道,“我馬上給您換一杯。”
新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碟邊與前一杯一樣,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乳。小姐輕輕放在顧客麵前,又輕聲地說:“我是不是能建議您,如果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有時候檸檬酸會造成牛奶結塊。”
顧客的臉“騰”地紅了,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有人笑問服務小姐:“明明是他土,你怎麼不直說呢?他那麼粗魯地叫你,你不還以一點顏色?”
“正因為他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法對待;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小姐說,“理不直的人,常用氣壯來壓人。理直的人,則用氣和來交朋友!”
聽到這裏每個人都笑了,對這家餐館增加了許多好感。往後的日子,他們每次見到這個服務小姐,都想起她“理直氣和”的理論,也用他們的眼睛,證明這小姐的話有多麼正確——他們常看到,那位曾經粗魯的客人,和顏悅色、輕聲細氣地與服務小姐寒喧。
心靈感悟:
我們往往欣賞“理直氣壯”,卻忽視了“理直氣和”的妙處。常言道:有理不在聲高,隻有心平氣和才能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反過來,對於別人的無知、粗魯,我們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好呢,還是“以柔克剛”好呢?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