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婆婆在家吃齋修行。一日誦讀經文,忽聽外邊有人賣香,婆婆隨即出去買香,以備敬佛之用。

到街上一看,賣香人乃一位出家化緣的僧人,婆婆心中歡喜,心想:能買得出家僧人的東西,那也是上等的緣分。故此,婆婆上前施禮道:“請稱香料二斤。”出家人聞得,便隨手在香袋中抓出一把,說“二斤。”

婆婆接過香料後不太相信,想拿回家稱一稱,然後再付錢。出家僧人說道:“請施主自便好了。”

婆婆回家一稱香料,足足三斤。婆婆心中暗想:他說二斤,我就給二斤香料錢,反正他也不知道有多少。隨即便出得屋來,告訴出家僧人說:“這位師父好眼力,整二斤。”

出家僧人說道:“我說二斤你不信,非要稱一稱,真是麻煩!”說完便收了婆婆二斤香料錢,揚長而去。

離此不遠有一酒家,出家僧人到此歇腳,坐下後,買了一壺酒一隻豬腿,自飲自吃。

再說那位買香的婆婆,將香收好後,心中為貪得一時便宜而十分高興,給佛上了香後想到鄰居家串門,恰經過酒家門前,抬眼看見出家僧人在獨自吃肉喝酒,心中頓生煩惱,感到自己買的香似有什麼不妥,心中疑惑:買這樣僧人的香回去敬佛好嗎?於是禁不住上前施禮問道:“出家僧人應謹守清規戒律,一心向佛修行,你為何吃肉喝酒?難道是假冒出家人?”

出家僧人聽得此言,非但不惱,反而一笑,說道:“女施主請這邊坐,我知道施主為何氣惱,不妨聽老僧幾句良言,悟者,自然受益。施主聽清了:“施主隻修口來不修心,錯把我三斤當二斤;老僧是修心不修口,既吃肉來又喝酒。”

當下說得這婆婆滿麵通紅,深感慚愧,非常自責,於是跪地便拜。自此以後,婆婆恍然醒悟,重新擺正了自己的心,實實在在地修行。

心靈感悟:

修行重在修心,一個人心靈存在汙點,無論怎樣燒香拜佛也不會功德圓滿。隻有洗滌心靈的汙點,才能成一個有修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