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麒麟下山(1 / 2)

麒麟山坐於蜀川天險之地,九曲回腸,內布暗門玄宗,設奇門遁甲之術,如果不是有人引進的話,很容易便會迷失其中,被兵家視為禁地。也因為如此,世人皆不知其中勝景如似仙境,昔有鬼穀聞名於世,今有天府宛若神祗,是許多奇人異士常往的閉關之所。

一老一少站在麒麟山頂,眼望雲霧翻騰,似有蛟龍攪海覆動,氣勢磅礴,令人心曠神怡,不得不感歎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

“昔日高祖皇帝滅秦、楚建立大漢王朝至今已有快四百年之久,於文景帝間抵達巔峰之世,繁榮昌盛,但後物極必反,直至靈帝當位,宦官亂政,以妖術蠱惑帝心,朝綱不存,民不聊生,其內十常侍擁帝而靠,視百官為無物,橫行霸道,其外各諸侯虎視眈眈,各懷異心,恐亂世將不久矣!”老者身穿道袍迎風而立,蒼老的麵容之上不掩精光,卻又透著哀歎。

“老師,那如今該當如何是好?”身穿布衣的少年不解的問道。

“要保漢室江山實屬不易,但你我同為大漢子民,理應竭盡所能,不讓國家落入奸臣賊子手中,”老者說完將背在身後劍匣取下,遞到少年麵前,道:“這劍匣之中有兩把劍,皆是當年兵聖蒲元取天外奇石所鍛,一把叫忠義,長三尺七寸,重七斤十三兩,一把叫仁德,長三尺三寸,重六斤四兩,一雄一雌,一剛一柔,合曰雙股,與本門心法龍遊太虛相輔相成,你可當執此雙劍,於這亂世之間,立下不世之功。”

少年臉色微怔,隨後緩緩的抬起雙手接下這兩把劍,跪在地上,俯首道:“徒兒定當不負老師所望,力保大漢,永固江山!”

“你要記住,雄劍剛猛,如若沒有必要,最好不要出鞘,下山之後你可向東而行,至於今後如何,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司馬徽說完便轉身化作一陣清風消失不見。

少年望著老者離去的方向,深鞠一躬,道:“徒兒明白,請老師放心,還望老師多多保重身體!”

少年姓楊,名至,字忘川,長得骨骼清奇,星眉劍目,從小就是個孤兒,跟著水鏡先生司馬徽藏於這麒麟山中,精通奇門遁甲與道宗劍術,盡得真傳。

下山之後,一直都穩重的楊至雙眼在四周掃了掃,突然仰天哈哈大笑,雙手放在嘴邊喊道:“我~下~山~啦~!”

四個字在空蕩的山穀之中悠悠回響,驚起一片鳥雀。

————————————

根據司馬徽的意思,楊至下山之後便從蜀郡一路策馬向東而行,到了巴中郊外時卻進入了一片奇怪的竹林裏,此處的竹子不像是平常所見的青蔥翠綠,反而如同潑墨一般的漆黑。

“這個是墨竹?”楊至下馬對竹子檢查了一番,疑惑道:“聽老師說這種竹子極為罕見,然而這裏竟會有墨竹林,如此手筆,到底是何人所為?”

帶著疑問,楊至想要探查個究竟,於是便在這墨竹林裏逛了起來,奇怪的是,此時即無風吹,也無鳥過,卻偏起竹葉的“沙沙”聲響,可當他一停下腳步,又會陷入寂靜,甚是詭異。

半個時辰之後,當楊至腳下踩住一顆石頭時,當即停下,臉色凝重的掃視周圍,道:“竟然回到原點了!”

————————————

東部冀州巨鹿郡,太平教趁亂世而起,以道傳人,福澤眾生,盡得民心所向,百日之內登峰造極,成為了天下第一大派,其教主張角自稱“天公將軍”,擺旗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於九州之中各有分舵,盛氣淩人,令朝廷都為之膽寒。

巨鹿城為太平教總舵,城中建有一座十三層的百丈高台,名為大賢良座,高台頂上放有口四象方尊,火焰升騰,人撲不息,水澆不滅,東西南北各有一方士日夜施法,以保鼎中火焰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