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們中醫裏並沒有慢性胃炎這種稱呼,慢性胃炎這是西醫的叫法。”江翌沒有直接回答鄭傑的問題。
鄭傑連連點頭,他也是學中醫的,對這點還是很清楚的。
“雖然我們是中醫學院,但西醫也是必修的課程。現在不是古代了,西醫也有其獨到之處。比如這慢性胃炎,西醫的解釋是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主要病因為幽門螺杆菌感染。臨床表現為由幽門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數患者無症狀,有症狀者表現為上腹部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症狀,這些症狀之有無及嚴重程度與慢性胃炎的內鏡所見及組織病理學改變並無肯定的相關性。確診必須依靠胃鏡檢查及胃粘膜活組織病理學檢查。臨床治療以根除幽門螺杆菌以及對症治療為主。”江翌緩緩開口道。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雖然療法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的目的都是治好患者。江翌沒學過西醫,但這些天來沒事兒的時候也翻越過西醫的著作,對西醫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老師說的極是!”場中的學生們都連連點頭。
中醫學院的學生並非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就跟古人一樣,天天研究中藥藥性和藥方。現代中醫與古代的中醫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現代中醫也是與時俱進,在發展中融合了部分西醫知識,這樣對自身是一種提升,跟患者講解病情的時候也更通俗易懂,讓患者信賴。
在場的都是中醫專業大三的學生,也都學習了三年的西醫,對西醫的了解甚至比江翌對西醫的了解還要深。江翌說這些,他們自然聽得懂,也覺得江翌說的很對。
“我們中醫雖然沒有慢性胃炎這個病名,但可以參照胃痛、痞滿、喛氣、泛酸、嘈雜、嘔吐等病,其中根據症狀多與痞滿相參照。痞滿的病因是感受外邪、內傷飲食、情誌失調等,而這些病因可引起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而發生痞滿。痞滿病位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臨床以胃脘痞塞,滿悶不舒為主症,並有按之柔軟,壓之不痛,望無脹形的特點。發病緩慢時輕時重,反複發作,病程漫長。多由飲食、情誌、起居、寒溫等因素誘發,就如你一樣,是因飲食造成的。在明代醫學家張介賓的 《景嶽全書?痞滿》中指出: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物無滯而痞者虛痞也。有脹有痛而滿者,實滿也;無脹無痛而滿者,虛滿也。實痞實滿者,可消可散,虛痞虛滿者,非大加溫補不可。 痞滿的辯證首要分虛實,然後知犯何逆而能隨證治之。從張介賓的那句話可以看出痞和脹並非一回事但常常合並出現。 ”
“西醫的療法我不清楚,但中醫方麵,根據你的發病原因和病情,我可以給你開一副藥方。白術、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各15克,木香、厚樸、半夏、陳皮、枳實、大黃各10克,生薑5片。 每日一劑,水煎服,七日內可根治。”江翌緩緩說道。
“謝謝老師!謝謝老師!”鄭傑激動的連連點頭,江翌這副藥方跟他之前看過的那些中醫所開的藥方截然不同,雖然不知道最終效果怎樣,但總算是給了他一絲希望,他如何能不激動。
鄭傑下去了,桌椅也被撤走,江翌站在了講台上。
“所以說,‘望聞問切’並非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這四個字每一個字都是中醫的精華,你們想要做一名出色的中醫,就必須將這四個字吃透,從中領悟,從中鍛煉。記住,任何事,不管是行醫還是做其他的,觀察時都要仔仔細細,觀察入微。”
江翌這番話講完,整個教室都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