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成年的電鰻,現在的張旭體型才不過是個30厘米的小家夥,估計放個幾十伏的電壓就不錯了。不過這好歹也是個有潛力的生物,不是生物鏈的底層。
張旭費了很大氣力才慢慢熟悉起自己的身體,和他的絕技——放電。
悄悄的遊到幾條小魚身邊,放出近三十伏的電壓,不求把他們電死,讓他們有一瞬間的麻痹就行了,這段時間足夠張旭下口了。
張旭就這麼過了十幾天,慢慢感覺這不是個事。因為亞馬遜流域中恐怖的生物太多了,比如上幾天他就看到了一條體長30多米的巨蟒,差點讓他心髒都飛出去。
通常有比較就會有野心,張旭急切的想要強大起來,試了各種方法也收獲不大。
“草!電鰻怎麼變強啊,又不能像人那樣健身!
等等,健身,我記得李小龍健身時就用電流刺激肌肉,我自己是不是也能用啊?“
想到就做,張旭本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開始拿自己做起了實驗。
雖然陳凡幾乎沒怎麼認真上過學,但最起碼一些基本的相關知識還是明了的。
生物細胞暴露在不同程度的電磁射線環境下,會發生不同的效果。頻率吻合的低壓生物電磁射線去刺激細胞,可以使得的細胞活性大大加強,分裂速度大大加快。但要超過細胞接受的程度,那細胞很可能會迅速枯萎死亡,運氣背的甚至能發生惡性變異。
電磁射線,說白了就是電磁波,而電與磁可說是一體兩麵,電流會產生磁場,變動的磁場則會產生電流。當電磁射線達到一定的頻率後,就可以在空間內自由的穿梭傳遞。
張旭現在的電鰻分身,雖然還無法釋放出能在空間內自由傳播的電磁射線,但要是在身體內釋放出電磁射線,那還是跟喝口水一樣簡單的。
回到家中,張旭躺在床上,慢慢的靜下心來,然後把思緒移到電鰻的身體中,利用電磁感應,小心翼翼的地把畫麵定格在那塊滿是皺褶的卵圓形腦垂體上。
如何去刺激腮部生長與肝髒生長實在有些過於複雜和遙遠,大洋裏幾十米長的怪物多如牛毛,張旭怕自己這瘦小的身軀到裏去會變成別人的“盤中餐”。
所以張旭決定先暫且不談,眼前先摸索出如何刺激腦垂體大量的分泌生長激素才是王道。
人類的生長激素,是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嗜堿性細胞顆粒。但電鰻的激素細胞,張旭就兩眼一抓瞎了。不過電鰻的腦垂體也就比黃豆大一點點兒,陳凡決定用覆蓋式方法一片不留的都實驗一遍。
畢竟腦垂體是人類或魚類最重要的內分泌腺,它能分泌的激素實在太多了,如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素、催產素、催乳素,黑色細胞素等……等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激素。
黃豆大小的腦垂體,張旭決定把它按球麵平均分成二十份,每三天換一塊地方刺激。
這電鰻的電感器官實在牛B的行,用【意隨心動】來誇它都閑氣不夠恰當。
感受著意識中那細致到如同放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的腦垂體畫麵,張旭深深的吸了口氣,開始小心翼翼的指揮身體裏那處於未激活狀態下的電壓,去刺激那剛剛規劃好的區域。
由於第一次不知道電磁射線的正確頻率,陳凡隻好耐心的從最低頻率開始,然後一點一點的往上增加,以免發生什麼不測的事情。
畢竟現在電鰻也算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如果電鰻受到了任何傷害,那陳凡的意識也會跟著接受到相符合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