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成婚當行周禮,不應大操大辦,可呂公毅然決定必須大辦,要讓女兒風光出嫁。呂公很是歡喜,早早便命人尋了上好布料做了嫁衣。
另一頭,由於劉邦雙親已逝,長兄為父,按理說大哥大嫂應替劉邦備好聘禮,但劉邦一口回絕,隻握一把折扇便前去迎親。
蕭何、樊噲等人跟隨劉邦至呂府門外,眾人移至大堂,呂公見劉邦身著大紅喜服,襯得他愈發不凡,甚是歡喜。
婚禮開始,隻見堂上呂公與夫人入座主位,花顏扶著娥姁緩緩走來,娥姁一身紅裝,拖地鳳尾羅杉裙,眼前蒙一繡並蒂蓮的紅帶,花顏在一旁小心提醒:前麵有門檻,小姐且小心。
入了大堂,劉邦上前扶住娥姁的手,移至正位,緩緩解下眼前紅帶,隻見娥姁略施粉黛,便傾國傾城,讓人好不驚豔。
娥姁看著握著她手的劉邦,紅衣,一把折扇係腰間,這以後便是她的歸宿了…
蕭何主婚:“今日是兄長劉邦與呂氏之女呂雉的大喜日子,一拜——”“且慢!”劉邦打斷了蕭何:“成婚前,劉邦有一事相告。”
劉邦轉過娥姁的身子:“我不能欺瞞我未來的妻子,其實劉邦已有一子,名喚肥兒,如今四歲,隻是孩兒的母親四年前便因難產而死,娥姁你是個好女兒,故今日劉邦以實情相告,望娥姁得以原諒。”
呂夫人大驚,拉著呂公的袖子說:“老爺,這!娥姁萬萬不能嫁予劉邦啊!”未等呂公開口,娥姁緩緩說道:“父母之命不可違,若日後你待我如初,那便是極好的,成婚前我尚未問你可有過婚配,想來我們也有不妥之處,肥兒尚且年幼,若他不介意,我今後可做他的後母,我會對他視如己出,你且放心。”
娥姁一席話,深深打動了劉邦,劉邦單膝跪地:“劉邦不知修得幾世的好運,可以遇見娥姁這樣好的女子!娥姁你且放心,劉邦日後定會成功,許你半壁江山!定不負了娘子!”
蕭何打趣道:“看你們兩個在這大堂上許的什麼諾?快快成婚,回去閨房之樂吧!”
……
得知娥姁成婚的消息,羋籍妒火中燒,劉邦大了她許多,又有個小娃娃,娥姁還是選擇嫁了,羋籍一邊生氣,一邊心疼,不禁握緊了手中的玉梳…
轉眼,四年,相安無事。
娥姁已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女兒劉樂,天真可愛,兒子劉盈,還是繈褓中的嬰兒,成婚四年,夫妻倆相敬如賓,娥姁待劉肥視如己出。
是夜,劉邦與樊噲在家中交談,“大哥,這秦王無道,昏庸至極,竟叫我們去押解犯人修建陵墓!”
劉邦握緊了手中的酒杯:“秦國強大,不是我們可以對抗的,如今權宜之計,隻能是先帶犯人一起去修建陵墓。”
待樊噲走後,劉邦拉過呂雉,背著燭光“雉兒,三日後,便是我們出發之日,陵墓修葺尚需時日,我們也不知何時得以相見。”
“你且放寬心,家中有我打理,我定不會讓三個孩子受了欺負。”
劉邦撫上娥姁的臉:“我是擔心你不要受人欺負才好,一想到要離家許久,就萬分不舍,回來又遙遙無期,怎教我不感傷?”
娥姁從衣袖裏掏出一根木簽,簽上寫著:背道而馳。
“今日我去廟中求簽,得了這樣一簽。”
劉邦念著這四個字:“背道而馳?這是何意?”
“依娥姁看,你此次遠行,未必暢通無阻,也許這簽是讓你反其道而行之,相公,你且聽娥姁一句,出門在外,萬萬安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