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呂二小姐身後的黑衣人都眼前一亮,“想不到,想不到,嗬嗬,有意思。”
對於這個怪人大家都見怪不怪了,選擇性的忽略了黑衣僵屍臉的話。
韓信目光寒冷,牙齒咯咯作響,右手緊握著背上的負劍。
“咦。”黑衣人的目光停留在韓信的劍上,“淩虛?”
“大叔,什麼噓噓啊,說的人家,嘿嘿。”呂二小姐無腦的說。
黑衣人大汗,解釋道,“劍名淩虛,劍如其名,飄逸出塵,空靈莫測!”
燕丹眉頭一皺,“淩虛劍,很有名?”
公孫醜先生到底是博學多才,解釋道,“淩虛劍,劍身修頎秀麗,通體晶銀奪目,不可逼視,青翠革質劍鞘渾然天成,嵌一十八顆北海“碧血丹心”,雖為利器卻無半分血腥,隻見飄然仙風,果然是名器之選,劍雖為凶物,然更難得以劍載誌,以劍明心,鑄劍人必為洞穿塵世,通天曉地之逸士,雖為後周之古物,沉浮於亂世經年,然不遇遺世之奇才,則不得其真主。曰:空穀臨風,逸世淩虛。”
“好一個不遇遺世之奇才,則不得其真主。”燕丹讚歎道,這把淩虛和韓信真是絕配,奇才說的不就是韓信嗎,真是寶劍配英雄啊。
“一個乞丐能有這樣的劍,不簡單啊。”公孫醜摸摸胡須。
燕丹笑道,“先生的心意丹懂得,放心,這樣的賢才丹怎麼會放過,不論貧富貴賤,隻要有一技之長,丹必然以國士待之。”
公孫醜點點頭,“公子的話很像一個人啊。臣相信公子未來的成就一定會超過那個人,振興我大燕的。”
什麼,難道是曹操,燕丹實在想不到除了曹操,曆史上有什麼在他之前說過這樣的話,可是曹操不是戰國的人,而曹操之前的人對家世很看重的。
“哎呀,不知道先生說的是誰,丹實在想不起來。”
“趙無恤。”
“什麼,趙襄子,趙國的開國國君?”燕丹驚呼。
趙襄子為趙鞅(趙簡子)之子,他在諸子中名分最低,處於庶子的地位。在他小時候,甚至連趙鞅也看不上他。但是,無恤從小就敏而好學,膽識過人,不似諸兄紈絝。
趙鞅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和培養。他曾將訓誡之辭,書於若幹竹板上,分授諸子,要求他們認真習讀,領悟其要旨。並告訴他們三年之後要逐一考查。然而,在考查時,他的兒子們,甚至連太子伯魯,也背誦不出,以至連竹板也不知遺失何處。隻有無恤對竹板上的訓誡背誦如流,而且始終將竹板攜藏於身,經常檢點自己。
有一天,趙簡子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常山之上,今北嶽恒山,在山西渾源縣境內,你們去尋找吧,先得者有賞。"於是,諸子乘騎前往,尋寶符於常山。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找到寶符,隻得空手而歸。隻有無恤說:"我得到了寶符。"趙鞅聞聽便讓他將情況道來。毋恤說:"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即可歸趙所有。"趙鞅聽罷高興異常,頓覺隻有無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趙氏大業難得的繼承人。遂廢掉太子趙伯魯,破例立無恤為太子。”
趙簡子老大呢,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趙老大早就想打趙國,看到自己的兒子明白自己的心願就很高興的傳位給他,當然,趙襄子後來不但滅了代國還創立了趙國。
不錯,就是趙襄子最先提出不看重出身,不拘一格用人的,後世的老曹怕是也是模仿趙襄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