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第 53 章(1 / 3)

第 53 章 第 53 章

待我趕至潼關時,關外的羌蒙軍已後退二十裏紮營。但才入城,薛溫晉不懷好意的目光就時不時向我瞟來,讓人警惕萬分。果然,不過半天,蘭裘生便有飛書傳到。神都出了樁不大不小的事兒。本來我的意思是讓蘭裘生將一個月前拿下的範府家人範古送交刑部理判程彰審理,並連帶地牽出一票人,但誰知,崔長河竟快他一步,上折參了我一本,說我與羌蒙私通,和談一事實為叛國……崔長河,到底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了。但他還是錯算了一著,眼下王上怕的到底是什麼?是我這個有可能和羌蒙私通的人,還是羌蒙,這個真正要攻進神都的彪悍部落?他算錯了,王上在他眼裏是一代雄主,在我眼裏卻不是。我在他眼裏是個無處容身,隻得忠於神都的謀士,但我依然不是。王上要定罪他自定罪,如今我兵權在手,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夠他擔心了,更不要說我其實已有實力逼宮了。太尉是個明白人,他會小心勸住王上,也會在朝堂上與崔長河力爭,至於我,隻要能退羌蒙之兵,一切自不在話下。

本來是不想薛溫晉了,免得有人說我公報私仇,但現在看起來,不把他給帶進去,王上那裏還蓋不過……我將信轉給趙黎看了,他狠吃了一驚。請求結盟的表折是我和他聯名的,這裏我如果是叛國,崔長河當然也不吝惜趙黎這一顆棋子。所以,現在趙黎就是我的同盟,因為拿下薛溫晉還得由他來。

“趙將軍,你看,我們還有活路嗎?”

“……馬上撤回神都去向王上澄清事實?”他顯然是在試探,誰都知道去了神都才是沒有活路。

“……將軍,去了神都……我們還能活著見到王上嗎?”我不輕不重地點了一句,讓他明白我的立場。

“……那隻能另想辦法了……唉!崔相也實在……國難當頭,居然還在那裏假公濟私!社稷不幸啊社稷不幸……”

“將軍,唯今之計,隻能先想辦法轉開王上的視線……”

“怎麼轉?”

“當然是比私通羌蒙更大的事嘍。”

“願聞其詳。”

“將軍,一個月前,刑部理判程彰拿到了一個人,叫範古,剛從突利回來,被人密報,現正暗中關押在刑部大牢……”

“突利回來……範古!”他站了起來。

“是啊,似乎和中書舍人範階範大人有瓜葛呢!”

他聽了這話悶了半晌,終於又坐了下來,語音低沉“軍師之意我懂了……事不宜遲,要不就在今晚動手吧?”

我微微一笑,“好。平瀾一切都聽將軍的。”

當晚,在晚宴上,趙黎就依王上派他出兵時所封的虎符奪了薛溫晉的兵權,然後拿下他,繳送回都。罪名自是私通突利,故意戰敗,以好讓突利的兵力往南更進一層。也確實,突利看到羌蒙輕易就在仲津與潼關兩處得利,也派兵在此以北蠢蠢欲動,想來分一杯羹,這就正好給了間接的證據。

其實證據有沒有都無所謂,關鍵是看王上的寶押在哪邊,目前看來,我方比較占優勢一點。如果真的沒有錯,那就應該好好謝謝寶氏兄妹了。

十月二十,在神都鬧得沸沸揚揚了五天之後,王上終於定了範階與薛溫晉的罪。兩人都是誅九族的大罪,同時朝中牽連官員達三十五人之多。如今崔長河是落了勢,範階是誰的人朝中上下都知道得清楚,通敵賣國的事如若沒有他指使,想來範階也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此案一辦,他自是不敢再多說一句話來自碰黴頭。看來蘭裘生與程彰真是亂世中最擅陰謀的朝臣了……

這廂,連續八天沒有動靜的羌蒙派了個使臣過來,說是請我赴宴。此舉讓我一時猶豫起來,什麼意思?羌蒙可汗的用意何在?是單純毫無心機地想敘舊?還是想來一套離間計?不論是哪種,都是不好解決的麻煩,想了半天,還是上折給王上,請他準我借此機會與羌蒙可汗詳談結盟一事。現下沒了崔長河,又斬了薛溫晉,王上自是隻能準我的了。

十月二十五,王上遣了禮部侍郎向漢青、淩練,兵部侍郎宇文書達抵達潼關,並準我以右仆射之職攜同幾位朝臣一同出使羌蒙。目的達成!

“趙將軍,此去福禍難料,請將軍積極備戰,勿以我等為念。”臨行前交待一句,我便與眾人出發了。

兩輛馬車駛出潼關,經過長長的一溜狹廊,車馬漸漸平穩起來,我撩開車簾。草原上青天白日,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滿目迷離的景致便突兀地映入眼簾。又長又寬的伊河從遠處蜿蜒而來,靜靜地淌著,將莽莽草原劃成兩半,一半在青天外,一半在青天下。一覽無餘的開闊之地,坦蕩如坻,雖是衰草連綿,但仍有一種讓人心旌動搖的震憾。蔥黃的原野上,遠遠點綴幾點牛羊,黑黑白白,有些落在山半坡,有些落在明明秀秀的伊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