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第 47 章(2 / 2)

“三日前。”

“好,那我問你,你可知晉平那邊怎麼樣了?”

他狐疑地朝我看了眼,“豫王率十三萬大軍東侵河州、池州,威脅晉平,所以諶先生已率軍前往據守。”

“很明白嘛!那你可知,酈陽為衍州之東的門戶?如果酈陽有失,薛溫晉與豫王合擊,那諶先生的晉平還要怎麼守?晉平一失,那衍州要怎麼守?衍州若失,那淩州要怎麼守?西南大片土地要怎麼守?”

他氣微微有些軟下來,挨了一會兒,卻又陡然抬起頭,“那又與我出兵有何幹係?”

見他冥頑不靈,我心頭火起,“蠢才!你可知薛溫晉有多少人馬?我軍又有多少人馬?十萬大軍圍困一個兵力還不足二萬的小城,那是怎樣的勝算?!如此危急之時,你不思謹慎以求保城,還妄想以幾千騎就可擋住他十萬大軍!你不服軍令,冒然出兵,暴露我軍實力,那薛溫晉如今定是知曉我方的薄弱,若傾兵來攻,酈陽還守得住?!你如此枉顧大局,隻為逞一時英雄,你置孫將軍於何地?又置這近二萬的將士於何地?又置王爺於何地?若不是為留你一有用之身,以望日後殺敵,我早就斬了你以明軍威!你卻還敢在此撒賴蠻纏?你還有何話說!”

一頓痛罵,竟把這個二愣子罵得呆呆地,把所有帳外的將士罵得呆呆地,甚至連孫長齡、陳何年也有些怔愣。我手一揮,“拖下去。”

經此一事,我明顯感覺孫長齡的態度誠懇許多,所有部下的將士也都跟著帶了幾分敬意。當晚,用過晚膳,我便召了諸將主營議事。

“孫別將,那薛溫晉可有當麵出示過王上的聖旨?”這點很重要,如果真有王上的旨意傍身,於名義上,我們如果違抗就不太妥當了。

“還沒有,不過他一直口稱是奉王上聖旨。”

“口稱奉旨,卻也未必是真的奉了旨。”我此話一出,孫長齡與陳何年俱是心中有數了。

孫長齡思索了一陣,歎了口氣,“恐怕未得其人啊……”

我也一皺眉,一定得要有個人能偷到聖旨,否則我們的抵抗名不正言不順。才在細想,陳何年卻開了口,“軍師,我倒有個部下,自幼嫻習輕功,身手靈巧,可堪大任。”

“哦?”我眼前一亮,“就這麼辦吧。孫別將,還請將薛溫晉所呆之處的地形好好和那位勇士說說。”

“末將有數了。”

嗯,先這樣一步步來吧,能拖得一時是一時。待他們走後,我翻出張炳的來信。他辦完齊研的事後,我就安排他到淩州探查。諶鵲對於燕巧果然沒有輕動,經由豐崗一役,在他眼中,一個為了報仇而枉顧軍紀的小丫頭是完全失去冷靜了吧?很好,我就是要你這麼以為!輕視我吧,在你疏於防範的那一刻,便是我的可乘之機了。

看完張炳的報安信,我心情大好,想起那位挨了二百軍棍的小將,將一盒傷藥揣入懷中。首立軍威,後收人心,以威服,不足以長久,以德服,恩長而效無終。

入了他的營帳,他正趴躺在榻上,背上打得皮開肉綻,我心下有些不忍。快步走到近前,“嚴校尉……”

他霍地抬頭,朝我看了眼,嘴張了張,卻又合上,呐呐地開不了口。

我微微一笑,將傷藥交給身邊一個小兵,“嚴校尉可要快些將傷養好呀。破敵之功可還等著你呢。”見他目露驚詫,我又道,“我奉王爺鈞令,來酈陽並非隻為守城,我來,更是為破薛溫晉之兵。但如今敵眾我寡,不得不謹慎用兵,一兵一卒俱是殺敵之將,一箭一刀都損失不起啊!在軍中,我的確是小輩,也資曆不深,但效忠王爺之心俱同,我們有共同的主子,有共同的敵人,更應攜手共同對敵,嚴校尉應該相信我才是。”

“軍師……”他低下頭。

“今日之事,並非我有意為難嚴校尉。此役關係王爺大事,不可輕忽以對,平瀾但有冒犯之處,請嚴校尉看在同為王爺的麵子上,不要往心裏去啊。”

他嘴巴一扁,男兒眼淚大彈,看得我直想回避,怎麼哭起來?“……軍師……軍……嚴紹自知魯莽輕狂……今日,今日,多虧軍師點醒……日後,嚴紹唯軍師之令是從,再不……再不會如此了……請軍師相信我……”

我滿臉尷尬,卻又不好起身遽走,隻得好言勸慰,“嚴校尉如此深明大義,實是平瀾之福。啊,對了,校尉好好養傷,萬萬不要多心。”

“嗯。嚴紹等著將功補過。”

“那我便放心了。校尉好好休息,我不打擾了。”

“軍師慢走。”

走出他的營帳,我呼出一口氣,這個嚴紹,倒也真是率性得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