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第 37 章
六爺同意出兵的軍令終於在四月初三到了東豐,同來的還有李延亭將軍及其所率的兩萬兵馬。之前還有些搖擺的心在接到六爺的兵符時,忽然就沉澱下來。畢竟六爺是以天下為重的人,那這場仗,我可以打得毫無後顧之憂了。
四月初五,我軍出發。我依舊坐我的車,左梧依舊是我的護衛,但這一次,他已是一個統領三百人的校尉。儒輝有他的隊伍,而六爺顯然也給了我兵權,意思上並不是讓我隻做個參機軍務的幕府,而是真正的領兵上陣,因為鮑協讓、李延亭都是歸我統領的。
四月初八,八萬大軍來到離江城十裏的葛岩下寨。江城守將是素以打仗凶狠著名的馬原,他正值壯年,又武藝高強,但江城其地,並非難攻。儒輝正麵佯攻,而我則是率了一萬兵士由小徑直取其城,馬原雖是武藝過人,但畢竟一人難敵一軍,說降不得,被亂箭射死城下。不管怎麼樣,江城拿下得總頗為順利。
而後,我們一路往東,雖不是場場都勝,但至少也是十中拿下八九。打得激烈,也打得辛苦,一個多月下來,我們居然已開辟出了一條路。
隻是我在這期間接到了虞靖傳給我的一封密信。上麵所寫的居然全都是諶鵲的一些事,有一些頗為可疑,幾乎可算得上罪證了。初拿到這封信還真是嚇了一跳,並不為諶鵲的所作所為,他這樣的人,處在這樣的位置,越權徇私在所難免,而這其中當然也有些事情是連六爺都無法容忍的。這並不奇怪。我奇怪的是虞靖為什麼會想到要去動諶鵲。她那個性子,靈變大,也意味著定不下來,沉不住氣,而對付諶鵲,這會是致命的!
她到底在想什麼呢!真是一刻也不讓我安心啊!我當即就回信給她,讓她停手,把以前所掌握的都給毀了。諶鵲的事到時我會一手處理,我在六爺身邊的時間比她久,各方麵的牽扯我比她熟悉,要打壓諶鵲,我已有主意,虞靖根本不必要冒這個險。不被他知道倒還好,一旦被他聽到風聲,以諶鵲的手段,虞靖會有危險的。
我怕她那死脾氣不肯聽我的,就寫了封信到燕巧那裏,讓她勸勸。好在虞靖總算聽勸,答應不再插手,至此我才鬆下一口氣。諶鵲……先擱一下,等到把平州奪下之後再著手動作吧。
五月十一,我和儒輝已順利攻下南亭,但難辦的還在下一個地,九茶山。九茶山地勢並非最險要,卻是極難打的一處,因為那裏有豐化雙傑之一的黃天正。此人享譽四十多年,雖現已年愈花甲,但其謀其略,往往讓人防不甚防。對我來說,這是幸,也是不幸,作為謀臣,當然我這個身份多少也有點不倫不類,但相信每一個在軍營裏呆過的人都有這樣一個願望,那就是武可敵鮮於,謀可算雙傑。鮮於將軍與豐化雙傑,已是這個世上,人們心中的一座高峰。昔日的雙傑今已剩下黃天正一人,另一傑於三年前因病過世,而本在豫王麾下效力的黃天正不知為何,棄明主而就一個地方小霸,當時也是讓人極為想不通的一件事。
如今要碰上他了,我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激動。黃天正,高山仰止啊!相信儒輝的心裏也是一樣吧?不然不會說好要我合計合計的,但在帳中坐了大半天,卻隻是看著軍圖一句話也說不出。
說到儒輝,又想起出東豐前那一天的談話,事後他隻字未再提起,舉手投足間也與往日無異,讓我本來還提著的心也漸漸放下。儒輝,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澄明如鏡,明鏡如水。
“我們先別忙著進攻,還是得看看情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