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碳素行業危機(1 / 2)

“什麼?這是你從哪裏得來的消息?”蘇燕一聽有些震驚,雖然她之前聽到過傳聞,不,並不是傳聞那麼簡單,之所以他們第一季度的利潤增長50%,的確是因為其他區域的碳素公司都被關閉了,導致碳素的價格一路上漲從年前的一萬塊錢一噸漲到了接近兩萬一噸。但是沒想到東山省也準備出台政策將碳素行業關停。

之前蘇燕還抱有一絲僥幸,畢竟大安化工在東山省的規模算是大的,可能東山省會考慮保留那麼一兩家。但是從李黃河嘴裏聽到的卻是全部關停一家不留。這種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的消息,由不得她不仔細對待。

“這是省行給出的判斷,當然省行接觸的省領導也比較多,他們可能會提前得知一些消息,所以這十個億他們壓下了。蘇總,您覺得這條消息顯得我李黃河夠不夠朋友?”

其實李黃河無論是做人還是其他方麵,都算不得“夠朋友”這三個字。但是今天他所做的事情確實對得起大安化工了——一來解釋清楚了大安化工的抽貸不是他幹的,另一來他相當於提前了半年給大安化工打好招呼,透露了省裏要全部關停碳素行業的信號,這也給大安化工足夠的活動空間。

“現在政府都這麼隨便嗎?說關停就關停?不可能吧?”陸離有些不信,他雖然在政府體製內工作辦,確實沒想到政府的政策會對企業影響這麼大。說關停就全部不要了?那企業裏那些員工呢?這些企業的生產設備什麼的怎麼辦?要不要給補貼?陸離想這種事情就覺得不可能。

“老弟,你這是沒和政府打過交道吧?政府要做的事情沒有做不成的。再說了,碳素行業是一個高汙染行業,需要極高的行業自律以及環保處理。近兩年,全國各地在環保方麵查得多嚴呀,政府當然是以大局為重。你可能拿公司的員工啊、土地廠房設備給政府談條件,但大不了給你補貼,政府有的是錢。像大安化工這種企業,恕我直言,雖然規模很大,但是對政府來說,別說對省政府了,就是對區政府來說也算不得什麼。你說是吧?”

李黃河言談之間還是覺得陸離見識有些短淺,陸離對政府的認知表明了他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年輕人。

“什麼和政府打交道比較少,我就在政府工作。”陸離不禁嘴硬起來,雖然他也覺得李黃河說得很有道理,但還是狡辯了兩句,然後又陷入了沉思。

“蘇總,之前我在培訓的時候倒是聽說過這種傳聞。在隔壁三水市大方碳素老板之前也提過省裏可能會全部取締碳素行業。我當時也沒有當回事,難道這次是要動真格的?”陳部長也插話道。三水市的大方碳素規模要比大安化工小很多,但是老板卻是百事通。“聽他們老板提過一句,他們正準備轉型呢。”

“我得找人打聽一下,不過這件事情如果是真的話那就不是這十個億抽貸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蘇燕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