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陌生語境 第三十章 鄭州、租房(1 / 2)

但我終究還是要去的,沒有可選擇的餘地,不得不去。

去的地方還是鄭州,盡管我不怎麼喜歡這個人頭密度很大的都市,但誰讓說地方越是繁華,機會就越多,偏生我成功的可能性較低,更要選擇機會多的來增加勝算。

還是坐著早上六點鍾的車,一路跑到金色港灣,跑到三舅的那邊,沒想著在三舅那裏工作,隻是想要在他附近隨便找個能工作的地方,但是和老弟見過麵後,就又出去了,隻要是商店門口貼有招聘廣告,就進去看看,雖然說大都是早都過時了,並且還不包住。

工地那邊的空床鋪不多,並且我不在那裏幹活三舅也沒理由占著一個床鋪給我,上次去時還是把光振哥的床鋪讓給我睡,三兩天倒還罷了,再多了就為難人了,所以找個住宿的地方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想租房,再便宜的房租對囊空羞澀的我來說都是奢侈的了。

但是轉了一圈了,發現我能幹的能找得到的工作也隻有寥寥幾個,比如說,清潔員、飯店洗盤子的、物美價廉的學徒工啊,其他的要不就是不適應不自在,要多說話還要溝通能力強的,偏偏我平時寡言少語,發音也不標準;還有的就是還要聽人說話或者指導,耳朵不給力倒還罷了,還偏生人人說話幾都是江南婉約風格,小娘子氣十足。

有時候我就在想,我是否應該活在東北,和蘇東坡口中的彈鐵琵琶的東北漢子相處交友。據說作出《生命三部曲》的貝多芬耳聾也是將近的,也不知道他是怎樣的度過從夢中音樂指揮台下的時光,曾了解過這樣的片段,當他的聽力下降,稱不上耳聾可說是耳背的時候,彈鋼琴時支著一根細鐵棍,一頭觸著牙齒,一頭盯著琴鍵。

高中時學習聲音的傳播時才徹底理解了這一點兒,一般聲音傳播的介質是空氣,但骨頭更是很好的傳播介質,並且牙齒連著頰骨,通向耳鼓,更是快捷。在更早的先前,小學苦悶,初一手掌半合當耳廓使,間斷性的用一支筆上頂牙齒下觸桌麵,雖然除了響亮的老師講課聲外,還有嘩啦啦的翻書聲、嚓嚓輕響的桌子腿和地麵的摩擦聲,還有筆在紙上沙沙的微聲,倒還是有點兒用處。隻是那樣子聽得時間長了,很耗費精力也很容易犯困頭暈,甚至感覺有空穀回音的效果,大概也許是空氣和牙齒兩種介質中傳播的同一聲波相差時間空格大了點兒。

雖然胡亂的想了一番,給了自個可安慰的借口,但仍是不願意,很難受。雖說這樣的結果早都料到過,但當麵對的時候,還是感到很難受。並且住宿問題也沒有解決,我倒是在想,小美就在鄭州市郊區租房子住的,很遠的,也很是麻煩的,來回上班也夠折騰的,要是能在租房處附近找個工作就好了。

想到就去,反正在三舅這邊也不是長久的事兒,就去小美租房的那邊去了,和小美在一起也好相互照顧點兒,並且他住的那邊也是夠繁華的,一堆人的擠在一處,機會也多。

上次找小美玩沒能去他住的地方還感覺遺憾呢,現在倒是可以肆意的爽一把了。打電話問過小美租房的地址,按圖索驥籌劃下路線了一番,就提上行李坐公車去了。下了車才發現那裏確實很熱鬧的,有的樓房是挺老的,嘿!牆壁上倒沒有醒目的紅漆刷就的“拆”字,並且大都沒有定時洗外牆的服務,這裏車多灰塵就多,弄得看起來挺老舊的,雖然有的剛建成不久。但稱不上繁華,有點兒像集市,人流量倒是很足的。沿著路在人流裏穿梭,四處張望找租房、住宿的廣告牌子或者方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