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在這個城市裏生活了四五十年,恐怕是連這樣的一個地方都不知道的。”他說,“但是越是這樣,越讓人產生好奇不是嗎?上海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總會有一種讓人想要拚命往上爬的魔力,每個人都想爬得更高,努力仰頭看一看那被遮住的神秘風景。”
我瞬間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之感。不禁想到之前在杭城吃過的五位數晚宴,所謂生在杭州長在杭州的我,的確也不知道在西湖景區之中還有那樣的用金子堆砌起來的幽處。不可否認,經濟實力的強弱,的確很限製一個人的行為和眼界。
一個人向上和進步的動力,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虛榮心。因為想要和其他的人區分開來,想要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風景,吃到一般人吃不到的佳肴,參加一般人不知道的聚會,這種優越感和虛榮心,支撐著很多人頭破血流地往高處攀爬。腳下的路越險阻越好,因為收獲到的就會越多。
一位在美國做律師的前輩一直是我們同齡人中的成功榜樣。
他拿過耶魯全獎碩士學位、布朗大學全獎博士學位,客座講課遍布常春藤大學。他現在在美國一流的律所任職,過著平時通宵徹夜加班做案子、假日坐直升機全球度假的生活。
他每次說起在美國的律師生活的時候,關鍵字總是“高投入,高回報”。他說美國的律師工作雖然辛苦,而且對專業的要求很高,熬夜持續工作是常態,但是報酬也是很可觀的。律所的最高合夥人拿著每年八百多萬美元的薪水,但還是放不下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總是奮戰在第一線。工作的時候就拚了命做,把自己當機器,幾天幾夜地通宵;休假的時候就乘著自己代理過的航空公司航班、駛過自己代理過的隧道鐵路、住進自己代理過的酒店,體驗一種全世界的大企業都是自己客戶的成就感。
前輩雖然在美國律所的工作時間不長,但已經實實在在地做了幾個大案子,也跑過了所有全球著名的休假聖地,迪拜、馬爾代夫、泰國等自然不在話下,聽說他下一步是要去沙漠探險。前輩說,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年輕的時候就應該體驗一下,親眼看一看這種金字塔上層的生活才不會有遺憾。
成功學的理論總是振奮人心的,因為一種奢侈而又充滿挑戰的生活總是令人著迷的。我想我在聽著律師前輩的話的時候自己的眼睛裏一定迸發著羨慕和期待的光。
有一次,我因為參加一個會議被安排到一家五星級酒店住宿。我發現越是小地方的酒店,可能越是奢華。酒店的房間隻能說尚可,但第二天的早餐卻讓人瞠目結舌,是價值1880元的自助早餐。大家睡眼惺忪地端著盤子在精致的吃食周圍努力選擇,隻求不要浪費這高額的早餐費。隻可惜早起讓人胃口全無,最後還是以一碗清粥簡單了事。在高檔的餐廳裏和舒緩的鋼琴曲的伴奏下,早餐味道還不如昨晚小酒館裏熱騰騰的烤肉和燒酒。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所需也不過一日三餐,一飯一菜。除了碗中之米,杯中之水以外,其餘的東西都不是生存所必需的,而是人類社會自行發展出來的,將人分級的東西。即所謂吃滿漢全席並不是食其味,而是食其架勢、檔次。所以說,在中國,最好的料理一定是中餐,因為隻有中餐能夠把食材做出多種不同的花樣和架勢。美國的牛排煎烤技術再好,神戶牛的肉質再嫩,若是中國人講究起來,這些異邦之物都毫無競爭力。
04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_
有錢人的世界是一種不受物質以及經濟情況束縛的世界,有錢人奢侈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各種遐想。但是當一個人真的擁有一切的時候,那些曾經讓他向往、支持他不斷往上爬的東西,還會那麼耀眼嗎?
我不禁想起了十幾歲的時候,爸爸很想買一輛車,但是家裏的條件不允許,他就和我說:“天天,我們每天都節省一點,努力把汽車的每個零件都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