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兄妹攙扶她媽在院子涼廳裏的長凳上坐了下來。老人看到她們兄妹來了非常高興,禁不住向春生誇起了桃花,說:“你們離這兒遠,過來看我不方便。隻有桃花隔三差五,就過來瞧瞧我。不是我親生親養的,就是個親閨女也不這麼儲備吧!”
春生趕快解釋說:“媽,你還不知道家裏麵一攤子的事情,再說你的孫子、孫女也都大了,到了說媳婦,出嫁的年齡了。也該為他們的事情張羅了。“
說起孫子孫女的事情,桃花媽的精神馬上為之一振,說:“要辦事也應該先給孫子辦的,因為孫子比孫女大三歲,老人流下的風俗是前麵大的事情沒有著落,後麵小的也隻能候著,什麼時間,大的把事情辦了,才能倫著小的開始。”
“媽,你都說是過去的事情。現在是新社會,人們思想觀念不一樣,誰遇到合適的情況,誰的條件到了就給誰先辦,沒有過去那種陳規陋俗。”
“那我的大孫子談的情況怎麼樣了?你快給我說說。”
春生帶著一種滿意的表情,說:“原來談的那個對象,你不是也見過麵,長的挺俊的。其他條件沒有,就是想讓我們在市裏麵買套房子,事情就成了。”
“那還不好說,你把媽接出去,媽不住這個養老院了。我自己手頭還有幾個錢,你們再打湊些,我想是可以買套房的。”
“房子的事情,我他早就搞好。我們自己把手頭的錢朝一塊集中的一下,簽了合同,給房子交了首付,剩下的就是我們每個月慢慢來還的。你不必擔心,真要有困難,肯定會找你想辦法。”
其實,春生說這些話是讓他媽寬心的,老人年紀大了,你就和她講了實際情況也是讓啥著急,出不上什麼力。春生兒子的對象就是因為房子的事情,和他兒子分開了。想在市區裏麵買套房子,那是毫不簡單的。你看得上的房子,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樓層設計,都是合心事的,那價錢也是相當貴的。況且買房子又不能像買衣服一樣,到商場選上一件,穿了一段覺得不合適了,就把它放在一邊。房子買好後,你將來一輩子住在裏麵,不合自己的心事,時常覺得不舒服。
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女孩都很現實,看到和春生的兒子在一塊,一時半會兒是買不到合適的房子,不顧他們兩個年頭的感情走開了。相應婚事也就黃了。
還有他的閨女事情也好不到哪去。他閨女對象的情況很不錯,這個對象自己家在離他那兒市裏不遠的一個小鎮上,經濟比較發達。倆個人談了有三個年頭,。她的對象開始在富士康上班,不掙幾個錢。後來,他們那兒發展了,村上辦起了企業,他就回到地方上,在他那兒的工廠裏上班,。中間,倆個人倒也沒有短了聯係。
春生閨女越來越大了,她和她對象提出條件,結婚可以,必須在我們這兒市區內買一套住房,結婚後也不他們那兒居住。她對象交待她,自己考慮一下,到了現在,還沒有給她回話。
再說春生他自己,真所謂人在倒黴的時候,喝冷水都塞牙。本來自己經營的豬廠好好的,萬萬沒有想到,檢驗站在他這兒的生豬檢查出帶有病毒,搞得他暈頭轉向。賠進去三萬塊錢,讓自己的生產資金斷鏈,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這就是春生現在家裏家外一攤子事情。
就桃花也是一肚子苦水沒處倒。自己當初好心好意,把錢借給她二姐買上了皇城新區的房子。又擔心沒錢裝修,一時沒法住進去,給了她們一部分,把房子裝修好住了進去。在3月15日停止供暖以前,害怕新房裏麵陰冷,把她們鬧出病來,又拿出錢讓她們安裝上空調。
可到最後,卻自己向她們要回自己借出去的錢,都有點為難。根據她們的話語,好象自己借給她們的錢別要了,可憐一下她們現在的生活,再給些更好。還說什麼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事情,攢那麼多幹嘛?根本不去體諒自己的苦處,直到現在,沒家沒底,沒有一個知心關心自己的人。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錯的不在自己,她媽起了好大的作用。那一件事情都不是她媽在中間推波助瀾,時刻認為東山總比西山高,卻不知西山還在東山半當腰。就最後一次和建軍分手,她媽自作主張,在自己出去辦事耽誤了那麼一小會兒的時間,把自己的所用東西從建軍家裏搬了出來。
自己和建軍雖說過得不是怎麼好,可那畢竟自己有一個家。建軍並不是不心疼關心自己,就比如在他家腰疼生病的時候,建軍家裏家外的活自己一個人幹了,對自自己沒有半句怨言,反而還關心自己,多休息,把病徹底養好。後來看到王明長大了,就又想法讓“老五”再和自己到一起生活,好在“老五”沒命,沒有過好一天好日子,就那麼糊裏糊塗地去了,才沒有辦成,她媽內心也是相當地後悔。
兄妹倆各有各的難處,真應了古語所說“各人有罪各人受,各人有福各人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