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據我猜測,仙師是想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奇人誌士,效仿袁公傳書(出處《天書奇譚》),把天庭的一些秘技仙法,傳授給人間百姓。
但是這種做法又不能大張旗鼓的進行,否則被天地巡查知道,後果必然不堪設想。所以仙師才用隱晦的方式告訴大人,想必是準備借助大人在凡間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利用大人凡人的身份,神不知鬼不覺的助其完成這一壯舉。
如此一來,仙師規避了觸犯天條的危險,可以名正言順的召集子弟,傳授仙法。而大人,嘿嘿,自然是古往開來,為凡人謀求仙緣的第一人,等他日仙師論功行賞之日,大人這個頭等功,自然是少不得嘍。”
張師爺越說越激動,越想覺得自己越機智,TMD,連袁公盜書這種事例都被自己搬出來,想必應該能忽悠住老大人了吧。
果然裕祿聽到張師爺的一陣解釋之後,隻覺念頭通達,渾身暢快,腿也不抖了,腰也不酸了,頭腦都連帶著清醒了許多,神清氣爽的老大人裕祿,心平氣和的坐在椅子上,小口的嘬了些茶水,讚歎道:“張先生不愧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之輩,今日如若不是靠先生指點迷津,且不說老夫如何,單是誤了仙師的大事,我也萬死不得辭其咎啊。來,老夫以茶代水敬先生一杯。”
張師爺慌忙舉杯相應,口中連道:“不敢,不敢。”
豁然開朗後的裕祿,隻覺自己抓住了仙師命令的中心思想,找了個借口,把這個礙眼的,比自己貌似還聰敏那麼一點的,想再接再厲為自己出謀劃策更上一層樓的張師爺趕走之後,心中不屑的想道:就你丫呸的花花腸子,還真當老夫眼盲目聵了嗎?還想出謀劃策,到時候仙師論功行賞起來,該是賞我,還是賞你?真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喝了一口茶水,心中微微計較了一番,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哼著小曲,顛顛的往後院走去。要知道關於形象工程或者麵子工程,我大中國的官員們從來都是無師自通的,這些小事對裕祿來說,何足掛齒。。。。
當日,總督衙門就傳出一道正色厲聲的條陳,大意是直隸範圍內的各個地方官們,挑選能工巧匠、奇人雅士、赳赳武夫等五花八門的人物,按照指定的時間內,速速到總督衙門報道,此事關乎國家興亡,如有懈怠,定嚴懲不貸。
另有數十條私人信件,連日分發到各個總督好友手中,讓這些地方霸主為其尋找相應的人物,一時間全天津乃至整個中國,都被裕祿這幾封莫名其妙的信件搞的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連京城裏的老佛爺,中國此時的實際掌控者慈禧都聽說了裕祿的荒唐之舉,可是她老人家卻覺得裕祿此舉實乃忠心為國不計個人得失的最高表現,在她看來,裕祿之所以召集全國人才,也是為了更好的包圍天津,拱衛京師之意。
當場就下懿旨高調的對他口頭表揚一次,讓裕祿安心做好天津的防衛工作,想幹什麼就去大膽的幹,一切後果都有她老人家擔著雲雲。同時又下令各地衙門,要全力配合裕祿的工作,為其挑選合適人等,報效國恩。
讓收到旨意的裕祿感動的痛哭流涕,撒著歡的表示願意為老佛爺精盡而亡、死而後已。同時也感歎錢多多確實是法力無邊之輩,瞧瞧,老夫隻是幫助仙師做一點事情,就能引來老佛爺的嘉獎,實在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不作他想。
一時間大清國風起雲湧,各色人物打著鋪蓋,拉著家小浩浩蕩蕩的朝天津衛進發,引得各國使館是一日三驚,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