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章 史上七宗罪(2 / 2)

其他的人不是聖武者的強者,感覺不到主公個人實力的變化,他們所知道的,隻有一樣——真的要打仗了!所有的兵員、後備役都在進行人員調動,大批的糧草輜重被運往大鏡湖,戰馬、戰艦在重新布防。而對麵的李承嗣軍,也明顯地感覺到了這種氣氛的壓力,巡江的北軍戰船明顯頻繁了起來,雖然他們不越過大江的中心線,但碉堡中明顯地增加了兵力,有情報顯示,有大批的北軍隊伍分東西兩麵在往大江的北岸集結。

“擂鼓聚將!”方雲暉向身邊的老馬刀發出了命令。

咚咚的戰鼓聲在大江的南岸四散傳開,發出了一陣陣威嚴肅殺的力量。紫荊花軍各營將佐,各自甲胄盔袍鮮衣怒馬,帶著一隊隊親隨飛奔而來。方雲暉站在點將台上,麵無表情地看著急速趕來的眾將。

不出半個小時的時間,點將台下已經列成一排排整齊的隊伍,董霜華手捧印劍立於方雲暉的側後方。

“前軍平遠趕到!”

“後軍歐墨泉趕到!”

“中軍護衛方雲明趕到!”

“猛獅騎大將上官景豪趕到!”

“特種兵部隊孟樹強趕到!”

眾將到齊!方雲暉點了點頭,望了望台下,開口說話:“諸位將軍,今天是八月初一,我紫荊花大軍,於十日之後,將向偽帝李承嗣宣戰,除帝國叛逆之首、報先皇冤死之仇,解萬民倒懸之苦”

帝國一千九百三十九年夏八月十一日。大周帝國公爵、督帥方雲暉聚東南三省、方氏平原、紫荊花封地、附庸國海城、南洋之軍二十餘萬,以討逆報冤之名,更名為“衛國軍”,檄文昭告天下,指李承嗣為偽帝,起兵征伐。以大江北渡之戰為始,大周帝國史上的南北戰爭自此拉開了序幕。

一切的一切,都要真正開始了!

方雲暉不是白癡,在對李承嗣宣戰之前,早就做好一切可能的戰前準備。在華州大陸上,世代相傳的觀點認為,封地的主公就是自己的領袖,他們是不大有什麼帝國概念的,可是對於那些行省而言,方雲暉的起兵還是公然造反。

所以,方雲暉戰前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輿論導向的宣傳。發兵征討的檄文當中列出了李承嗣如下的幾大罪狀:一、謀害先皇;二、逼迫皇族;三、屠戮功臣;四、有意喪師;五、無由伐海(海城國);六、私通外族;七、暴政害民。史稱為李承嗣七宗罪。

當然了,在這檄文當中,方雲暉沒有忘記加上一些八卦的內容。比如偽造個瑞德帝的“衣帶詔”之類的,再比如指李承嗣其實為遊牧族的餘孽,更比如奸淫父妃什麼的。方雲暉前世多讀史書,沒有忘記“正朔”的觀念,聲稱立八殿下李承魁之子於南洋為帝國正統,等等。

不過這些罪狀之中,除了一些了解軍國內幕的大臣知道李承嗣確有私通外族和有意喪師之外,大多數人還是不能夠相信——李承嗣已經是皇帝了,幹嘛還要恢複什麼遊牧族,那是多遙遠的事情了。但是,這裏麵有一條最為可信的理由,李承嗣皇帝抓了方公爺的功臣老爸,肯定因為這個方雲暉才造反的,那簡直是一定的。更有小道消息流傳說,皇帝陛下不仁,在方雲暉身為北方監軍的時候,皇帝曾經暗示王者之矛軍統帥毛偉權把方雲暉給幹掉,幸虧方雲暉見機得早,隻身逃往北方避禍雲雲。總之,身後的曆史,永遠有著各種不同的版本,勝利,卻隻能由勝利者來書寫。

李承嗣和方雲暉兩個人,卻是知道這場戰爭真正由來的。方雲暉給李承嗣寫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說:其實你跟我都知道為什麼要打這場仗,你是遊牧族的聖者,你要做的不僅是為遊牧神脫困,而且要複興你的民族。而我索要的東西也非常簡單,我要我的家人不死,我們兩個現在的處境都很尷尬,九而存一的法則就擺在這裏,我們隻打仗不決鬥吧,先把大事情解決掉,不要讓暗處的武超峰有機可乘。並且,方雲暉在這封信的最後加上了一條,為了避免生靈塗炭,我們隻打常規戰爭吧,在戰爭中,不要讓法術參與進來,國事,就用國事的方式來解決!